迁安市第三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工作汇报
(2011-05-29 14:22:15)
标签:
迁安市第三中学教师专业发展教育 |
分类: 我的学校 |
迁安市第三中学位于迁安市城区祺光大街东段路北,2007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2007年12月被河北省教育厅评为省级示范性高中。建校以来,省市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到我校考察指导,2008年7月河北省龙庄伟副省长视察我校,并亲笔题词“学做真人”。
我校现有在校生3400人,三个年级71个教学班。教职工373人,专任教师295人,管理服务人员78人,校级干部5人,研究生学历教师有15人,任课教师全部达到本科学历,学历达标率100%。我校教师队伍中特级教师1人、中学高级教师38人、中学一级教师145人,其中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师称号的1人,河北省级优秀教师称号的2人,唐山市劳动模范1人,唐山市级优秀教师称号的15人,迁安市级优秀教师称号的52人,获得河北省、唐山市、迁安市骨干教师称号的17人,获得唐山市、迁安市级学科带头人称号的25人。
学校总投资1.5亿元。校园占地面积212亩,建筑面积72665平方米,有办公楼、实验楼、服务楼、多功能厅、教学楼、图书馆、信息楼、餐厅、洗浴中心、男女生公寓共13个单体,绿化面积达到33000平方米,占学校总面积的40%。
我校实验室总面积2330平方米,共投资199.6万元,设置了理化生实验室、仪器药品室、生物标本室等,实验开出率达100%。2009年8月投资36万元组建的数字星球实验室,是三维立体动态展示的数字化教学实验室。投资30万元组建的组织培养实验室,可满足千余名学生实验技能的操作。
我校投资200余万元建设了高标准的校园网、微机室和电子阅览室。共有8台服务器为全校师生提供校园网、视频点播等服务,智能题库等系统的投入使用、自建教学资源库的不断完善,使各类教学资源实现了网络共享。微机教室4个,备有电脑240台,任课教师每人一台办公电脑,71个教学班全部实现多媒体网络教学。
我校图书馆是河北省一级图书馆,总面积15000平方米。在图书馆大厅,设置了四台图书检索仪。馆内共有图书192416册,生均56册,教学参考书421种,报刊杂志276种,电子图书10万余册,实现了微机管理的开架式借阅,三个年级按课表上好阅读课。
我校按省一类标准,配齐了音乐、体育、美术和通用技术课器材,装备音乐器材室1个,数码钢琴教室1个,声乐排练教室6个,舞蹈排练室2个,器乐排练室2个,美术教室8个,美术教具室2个,通用技术课教室2个,体育综合器材室2个。组建装备了民乐队、管乐队、电声乐队,各类兴趣小组有效地开展活动。
学校秉承“点燃希望,学做真人”的办学理念,坚持“为每位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宗旨,以“办学生幸福、家长满意、社会赞誉”的学校为办学目标,以“德才兼备、知行合一、个性彰显、全面发展”为培养目标,大力弘扬“勤于思考、善于合作、勇于担当、敏于创新”的学校精神,全面贯彻“励志、博学、厚德、笃行”的校训,认真发扬“团结协作、艰苦创业、廉洁高效追求卓越”的干部精神,始终坚持“诚心爱生、真心为师、专心乐业、精心治学”的教风, 牢固树立“安心定志、虚心探知、 慧心思悟、同心求真”的学风。
我校高度重视教师专业发展工作,把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学校发展的战略任务来抓。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中层干部为成员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领导小组,整合各级行政和组处室的力量,领导、开展、管理和服务于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工作。牢固树立三中教师的新观念,形象观:一个人就是一所学校;育人观:学生的成人就是我们的追求;职业观:务本严谨求真是工作的准则;管理观:学生的幸福就是管理的成功;业绩观:学生的成才就是我们的业绩;发展观:学生的发展就是事业的发展。明确学校管理新思路,即贯彻落实好教育纲要是三中的牵引力,改革创新的教育理念是三中的推动力,务本求实的领导班子是三中的核心力,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是三中的战斗力,品学兼优的学生群体是三中的生命力,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是三中的支撑力,优美靓丽的校园环境是三中的吸引力,育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是三中的发展力。
一、严格标准,把选拔之关
“养根护本重师资”,2007至2009连续三年我校从区级高中及部分初中通过公开招考选拔了280名优秀教师,担任过高三教学的223人,担任过学科组长的166人,此外,学校还从东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重点师范院校招聘了20名优秀应届毕业生,为我校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师资基础。
二、进德修业,立为师之本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我校高度重视进德修业,开展了一系列有益于教师发展的培训活动。
请十七大代表王建秀为全体师生作报告。组织教师观看李镇西老师《做最好的教师》、《从爱心走向民主》等专题报告。请唐山市十佳教师作师德报告。每届高一新生入学三周后,组织教师开展“认识学生比赛”活动,让每位教师尽快熟悉学生,拉近师生感情。
我校高度重视教研组文化建设。教师办公室张挂规章制度、名言警句、各科知识结构图表等内容,将知识性和激励性融为一体。
严格落实岗前和岗中培训。每批招聘教师报到之后,都要经过至少一周的严格岗前培训,才能走上教学岗位。每学期开学前利用整顿时间,学习教育局工作要点、各级领导的重要讲话等,研究讨论本年级、本组工作,制定学期工作计划。教务处利用每月组长例会时间对学科组长、备课组长进行培训,教育处利用每月的班主任例会时间对全体班主任进行培训。各年级每月组织1次针对本年级教师的培训。各组长每周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对本组教师进行培训。新课改实施后,组织课改年级教师认真参加省市县校四级培训及考试。每学期组织任课教师参加学校的业务知识考试2次,成绩计入教师业绩考核中。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师德建设为核心,以育德能力为根本,以常规训练为重点,以校本培训为抓手,不断强化教师的责任心、进取心、事业心,在广大教师中形成了爱学生、爱岗位、爱事业,比水平、比业绩、比贡献的良好风尚。
三、技能练兵,夯事业之基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校重视教师技能发展,努力打造教师发展平台,帮助教师夯实事业之基。
引导教师过好“三关”,即为人师表的教师行为准则关、教育教学常规执行关、现代化教学技术应用关。学校制定了《迁安市第三中学教学常规》、《迁安市第三中学年级教学管理细则》、《迁安市第三中学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制度》、《迁安市第三中学教师工作制度》等,坚持抓好教学常规的贯彻落实、督促检查、考核评比工作。教务处、年级组加强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作业批改、考试分析等环节的检查力度,并有详实记录。“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校重视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教学基本功训练,开展各种教学比武活动:独立设计一节课的教学案,独立设计一份标准试卷,撰写一份教育叙事,设计一个课件,上一节大公开课,写一篇评课稿,学科解题能力比武,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比武,教学成绩比武,说课比赛,论文评比等,为教师专业的长足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教学比武,积极践行“三关注二反思”模式:关注个人已有经验的原行为,关注新理念下课例的新设计,关注学生获得的新行为;反思已有行为与先进理念、先进经验的差距,完成更新理念的飞跃,反思理想的教学设计与学生实际获得的差距,完成理念向行为的转移。
制定《迁安市第三中学青年教师培养方案》,安排13名骨干教师与13名青年教师结成“一对一”帮带对子,开展全方位培带指导。新教师上岗后,每人都要担任一年见习班主任,通过培带、指导,这些教师业务素质提高很快。“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由于成绩突出,王玉、王明利等教龄不到5年的青年教师年度业绩考核为优秀,获迁安市政府嘉奖;王小军、方向明等被迁安市教育局授予“教学能手”称号;包德发、鲍小青等百分考核成绩均排在年级前十名。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通过深入开展“青蓝”工程,不断提高教师技能,有效促进了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不断提高了自身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四、进修交流,引活水之源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校积极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走出去,开阔视野;请进来,传经送宝。2010年9月,学校派高三9个学科备课组长到石家庄参加复习备考研讨会;2010年12月,刘新文主任带领高三8名教师到衡水中学观摩学习;2011年1月,李强主任带领9名教师去石家庄参加考纲学习和复习备考研讨会;2011年2月,9名高三教师参加了北京神州智达组织的高考教研会;2011年3月,校长亲自带队,由深入学科主任和备课组长、学科组长组成的一行33人,到正定中学参加了河北省教育学会组织的2011年高考名校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2011年4月,赵新才主任带领年级主任和学科组长到建昌营中学观摩了教育局组织的《中国教师报》编辑部主任李炳亭先生主讲的高效课堂讲座《课堂如何“质变”》。我校还多次组织教师到开滦一中、丰润车中、滦县二中、迁安一中、迁安二中等友好学校参加教研会,实地听课,观摩。
发挥专家的引领作用。加强同教研室的联系,不定期请教研员深入课堂精心示导。2010年下半年,请北京梁捷、范存智、严征等教育专家为师生作了3场专题报告。2011年4月,邀请北京心理辅导专家张丽女士,为高三年级全体师生作了高考心理辅导讲座。
积极与高校联姻,加强与高校的联系。我校成为北京师范大学、唐山师范学院的实习基地,为我校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有利的智力支撑,为教师的学习和发展创设了丰厚的条件。
“聆听窗外的声音”,拓展教师的思维,更新教师的观念,分享先进的经验,让进修之花在我校结出丰硕之果。
五、共建平台,筑人才高地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校加强学科组建设,培养学科领军人物。采取教师票选与学校任命相结合的办法,选拔了61名备课组长和13名学科组长。学校出台了优秀备课组长评选办法,每学期评选一次先进备课组和优秀备课组长,予以表彰和奖励。
各学科组、备课组扎实开展教研活动,认真搞好集体备课,“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教师之间通力合作,促使我校教学研究工作不断深化。组织各学科组的示范课、汇报课、评优课。各学科组按教育局和进校要求,认真开展“读专著”和“一课四磨”活动。从2010年11月开始,以学科组为单位,组织教师认真开展“一课双讲”的“大公开课、大教研”活动。
我校制定了《迁安市第三中学领导干部包班入组工作方案》,完善包班入组措施,安排13名主任深入到所包学科,及时了解、研究、检查、指导各学科的教学工作。全体领导包班指导高三备考工作,参加所包班级的主题班会、考试分析会,每两周听所包班级各学科教师的课一次。
学校实施“名师带动工程”。出台了《迁安市第三中学关于教学能手、教学标兵、名师评选办法》,每年评选一次教学能手、教学标兵和名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和津贴。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教师申报迁安、唐山及河北省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我校2010年有6位教师被评选为迁安市第三届学科带头人:高小伟、何香莲、李强、陈艳丽、张翠平、申景斌。
学校择优推荐刘新文、高晓伟、陈艳丽等13位教师参加唐山市第三批骨干教师选拔;推荐毛彩英、谌东坡、刘晓艳等9位教师为唐山市第四批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张玉如、张水、陈艳丽三位教师参加了省级中小学教师培训,四位校级领导参加了十一五提高培训,赵彦文校长参加了2010年高级研修活动,徐彦军副校长和张玉如老师正在参加2010年“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
目前学校正在开展的省级研究课题有3项:《高中生实验技能评价研究》、《高中阶段自制教具与应用的研究》和《高中生物组培室的现状及应用》。此外,我校教师还积极参加小课题研究,共有216名教师申报了迁安市高中教学专项课题研究。
校园网站开设了教师论坛。教师把平时的教学反思、参加大型研讨会后的体会及时上传到校园网上,供全体教师学习交流。教师写的分析、总结、汇报、体会、反思、论文、课件随时上传至论坛,供全体教师学习借鉴。
学习交流平台,给学校教育教学带来了强大的动力,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六、完善机制,促良性循环
理念点燃激情,机制保障发展。我校制定了《迁安市第三中学教职工业绩考核方案》、《迁安市第三中学任课教师奖励方案》等制度,对每位教师的师德表现、常规教学、教学成绩、业务素质和教研成果进行全方位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年度评优、评先、名师评选、职称评聘的主要依据,对每学期业绩考核优秀的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
“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良好的机制,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我校教师豪情满怀,勇于争先,教师素质不断优化,队伍结构更加合理,保证了教师队伍和学校发展的良性循环。
七、愉悦身心,提幸福指数
“养心修身,润人心田。”我校重视教职工身心健康发展,开展了系列活动。
开展“暖心”工程。在十一假期,校领导带领家在外地的青年教师一起去白羊峪长城旅游;五一长假,校领导带领高三教师到外地旅游。二轮复习开始,学校免费为高三教师每人每天提供1袋牛奶、1个鸡蛋,为教师们增加营养。学校浴池对教师全天免费开放。每年新年放假前,校领导与全体教职工一起联欢。学校在财力比较紧张的情况下,还提高了备课组长、学科组长和班主任的超工作量补贴。
实施 “健身”工程。认真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开设了教师健身房,配备了综合训练器、跑步机、动感单车、倒立机等18种健身设备,每天在下午下班前一小时鼓励教师锻炼身体。乒乓球室配备了6副高标准球台。经常组织教职工开展篮球、乒乓球、踢毽子、拔河及各种棋类比赛。每学期组织全体教工举行春季和秋季职工运动会。以“一校一品牌,一生双爱好”活动为契机,学校从秦皇岛市请来全国跳绳冠军指导教师们学习花样跳绳,号召全体教师参加到跳绳活动中来。积极组织教师做好“工间操”。
善于学习的人是幸福的,健康的人是幸福的。我校倡导职业幸福感,希望每一位教师都能走上追求职业幸福的道路。
八、读书富脑,提综合素质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我校积极开展“富脑”工程,订阅了300多种期刊杂志,每学期赴北京、石家庄等地购置几万元的图书音像资料,供老师们学习阅读。学校为每位老师配备了《中国著名教师的教学细节》、近几年的《高考年鉴》等书籍,开通高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江西金太阳3个付费网站。
通过读书富脑,陶冶情操,丰富知识,提高了教师业务能力和水平。
九、和谐发展,结丰硕成果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建校以来,我校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全市高中教师业务考试中,我校教师两次均取得了优异成绩。
2010年度,我校教师在参加迁安市级以上优质课、教案、论文评比及其它各类业务竞赛中获奖达到410人次。在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张水、张玉如两位教师在河北省业务评比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由于教学成绩突出,我校有24位教师被迁安市教育局授予“教学能手”称号,21位教师被迁安市教育局评为“先进教学工作者”,38位教师被迁安市政府授予“嘉奖”以上荣誉,3位教师被迁安市委、市政府评为“优秀教师”。陈涛老师在河北省中小学音乐教师技能大赛中获得全能和“课堂教学专项”二等奖,董浏娜老师指导的舞蹈在河北省促进工业发展现场会中和“唐山俏夕阳”舞蹈队同台演出,唐素华老师被评为唐山市优秀班主任,李建伟老师被评为唐山市学校艺术教育先进个人,李艳梅老师在迁安市第二届青年歌手大奖赛中获美声组一等奖。
我校高一年级物理教师刘向辉讲的物理探究课,受到前来听课的唐山市教育局领导的高度称赞,并获得唐山市物理优质课一等奖。
2010年,我校语文、历史、政治学科组被评为迁安市先进教研组,数学学科组被评为唐山市先进教研组。
我校参加迁安市进修学校组织的2010年演讲说课比赛,何淑芬等12位教师获得一等奖,毛彩英等24位教师获得二等奖,邵艳敏等14位教师获得三等奖。
我校4位教师代表迁安参加唐山市教师技能大赛,其中,王春杰老师获唐山市英语学科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王芳老师获得二等奖。
经过层层选拔,我校高三语文教师张瑞华,被国家派往泰国,从事为期一年的对外汉语教学工作。
2010年,我校迎来了首届高考开门红,1116人参考,本科二批上线人数达279人,其中康丽曼同学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刘壮同学被兰州大学录取,本科三批上线765人,应届本科二批上线人数位居唐山市二中系列第二位,进入唐山市高考强校行列。
自建校以来,我校被评为“河北省优秀考点”“河北省和谐学校”“河北省绿色学校”“河北省园林式单位”“河北省安全文明校园”“唐山市诚信平安校园创建示范单位”“唐山市教育法制工作先进集体”“唐山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唐山市体育艺术先进集体”“唐山市学校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唐山市先进职工之家”“唐山市职代会星级单位”。2010年,我校被评为“唐山市教师专业发展示范校”。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面对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不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把学校发展与教师个人成长的快乐、自我价值的实现联系起来,使教育教学成为张扬个性、升华精神、展示魅力的幸福事业。我们要发扬成绩,不断探索,在探索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提升,全力加速,全面创优,为实现迁安三中的可持续发展和特色发展而不懈努力,为成功创建河北省教师发展示范校和早日实现“河北名校、国家示范校”的宏伟目标而团结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