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岭子镇、大山口平面图剖析 ——湘敏
标签:
杂谈 |
分类: 流金岁月 |
(1)沙岭子镇和大山口地形图。
标号1,“大狱”所在地;
标号2,果园;
标号3,果园旁的独山;
标号4,沙岭子电厂;
标号5,“大狱”后大山口公路旁的小山头;
标号6,从“大狱”去沙岭子镇,过铁路时的岔道口;
标号7,“大狱”正门外,原防化连大车班所在地,如今成了电厂的煤场。
标号8,京包线铁路,沙岭子站;
标号9,110国道,原张宣公路。路再向北一些,就是屈家庄了;
标号10,张家口农业专科学校;
标号11,沙岭子镇。
(2)在图1中放大截取的果园和“大狱”地形图。
标号1,“大狱”;
标号2,当年张家口五七干校所在地。1970年5月,11连从清水河到沙岭子忙春播春种。一开始,炊事班伙房就是设在这个院的第一排房东侧。在“大狱”水机房尚未修好时,11连的用水,都得到此院的一个机房打水。这才有了,许斐尼和个别同学拉水时,被大车班的“大黄”咬的问题。
标号3,戏校学生连所在地;
标号4,张宣公路,每次进城,美女截车的故事便发生在这里;
标号5,“大狱”后大山口的小山头;
标号6,“大狱”大门外,今沙岭子电厂煤场。原防化连大车班的院子已拆除;
标号7,铁路岔道口;
标号8,果园;
标号9,果园旁,铁路饶着行驶的独山;
标号10,京包线铁路;
(3)登上大山口的小山头(图1的标号5)俯瞰“大狱”(图1和图2的标号1)全景。图前景是张宣公路,远处是11连劳动过的农田。
(4)果园(图1的标号2、图2的标号8)春、夏、秋。从左上图可看出,由独山上向东拍摄的照片,背景是果园和京包线铁路。
(5)张乃嘉在果园旁的独山(图1的标号3、图2的标号9)上,背景远处是4619的水稻生产基地;右上图:李小平和朱晓枚的照片背景,是张家口农业专科学校(图1的标号10)。
(6)沙岭子电厂(图1的标号4)。
(7)大山口公路旁的小山头(图1的标号3、图2的标号9)。左上图:哈斯此次回访张家口时在此留影,背景就是大山口的小山头。右上图:当年李小平在小山头上的留影。下图,大山口原张宣公路,图中小坡上红叶处是扩建后的110国道。
(8)“大狱”正门外,如今是一个很大的空地,成了沙岭子电厂的煤场(图1的标号7、图2的标号6)。2008年秋安伦夫妇重返张家口时,我们从侧面绕到煤场,拍下了“大狱”的正门。可以看出,地上都是黑色的煤。
(9)上图分别为王蔼媚、史践凡分别在京包线上(图1的标号8、图2的标号10)的留影。当年黄安伦从张家口买了钢琴,就在沙岭子车站卸下,沿铁路一侧的车道,拉回“大狱”的。
(10)在当年的张宣公路、今日的110国道上(图1的标号9、图2的标号4),这几位说,美女就是在这里截车的,一定要留下纪念。
(11)李小平、沙志英分别在张家口农业专科学校(图1的标号10)的小气象站。
(12)左上图为沙岭子镇(图1的标号11)城堡式古建筑;其他三张分别是,回访团女生、部分男生、李凯,在沙岭子老邮政局前留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