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博物馆黄宾虹纪念馆

标签:
黄宾虹黄宾虹墨法黄宾虹纪念馆黄宾虹艺术馆黄宾虹作品 |
分类: 文房雅玩 |
浙江省博物馆的黄宾虹纪念馆分两部分,一部分是位于杭州西湖栖霞岭31号黄宾虹纪念馆(故居);另一部分是位于孤山的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的黄宾虹艺术馆。
位于栖霞岭的黄宾虹旧居,为独门小院,由庭院呈方形,园中央置黄宾虹先生全身汉白玉雕像一座,四周以松、竹、梅等林木围绕。二层的小楼现作为展览厅,一楼有复原黄宾虹先生的画室。画室陈列有画桌、文房四宝、木质沙发等。
位于孤山的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的黄宾虹艺术馆,则藏有大量黄宾虹先生的作品,这里是学习、欣赏黄宾虹先生画作的最好去处。
黄宾虹先生在墨法上总结出七种方法,即所谓"七墨"--浓墨法、淡墨法、破墨法、渍墨法、积墨法、焦墨法和宿墨法。五种笔法即“平、留、圆、重、变”。这些技法在他的作品中均能欣赏到。只是可惜,展厅内灯光为暖色,影响对墨色色温的观察。
蜀中山水图
仲夏夜山图
登高望远图
仿北宋山水图
焦墨山水
焦墨是指点画中的墨要浓重,笔根中有极少水分,在运笔挤压中,使水分从焦墨中渗出,达到焦中蕴含滋润的效果。
渴墨山水
渴墨与干墨、焦墨属于同一墨法序列。但在表现程度和审美效果上,渴墨介乎干墨与焦墨之间,有苍茫,老辣的艺术风貌。
山水册页
黄宾虹(1865 年1月27日——1955 年3月25日),原籍安徽省徽州歙县,生于浙江金华,成长于老家歙县潭渡村,初名懋质,后改名质,字朴存,号宾虹,别署予向。擅画山水,为山水画一代宗师。六岁时,临摹家藏的沈庭瑞(樗崖)山水册,曾从郑珊,陈崇光等学花鸟。精研传统与关注写生齐头并进,早年受“新安画派”影响,以干笔淡墨、疏淡清逸为特色。这个时期他的作品,几乎笔笔有出处,点点有来路,以至他的章法,有人评为是一种"麓台体",也即是"白宾虹"时期。八十岁后的黄宾虹晚熟山水画特色,如评者认为"黄老的画,出现老面孔,所画不像过去,愈画愈密,愈画愈厚,愈画愈墨",这种黑,直接关系到他在用墨上的变法。以黑密厚重、黑里透亮为特色,也即是"黑宾虹"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