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钢铁,蒸汽与资本---工业革命的起源》-----罗杰。奥斯本(英)

(2018-05-06 19:36:58)
分类: 读书笔记

钢铁,蒸汽与资本---工业革命的起源-----罗杰。奥斯本(英)

 

这是一本讲述英国工业革命历史的书。下面是一些摘录。

 

“因此我们可以把工业化描述为一种不断创新发展的、由外部能源支持的自我循环的生产;这就是工业革命的结果”导言 P5

 

“这本书的主要观点是:工业革命本质上是从自然经济向建立化石能源基础上的经济模式的转型,而且是延续到现在的技术进步的开端。这种转型的意义不应该被今天的读者所忽视,尽管今天人口增长和气候变化对人类已经是一种潜在的威胁。理解工业革命至少能让我们明白能源在现代生活方方面面所扮演的核心角色。对大部分人来说,工业化之前的生活就是不断挣扎在生存线上;没有可靠的能源我们无法过上安全而舒适的生活。任何解决全球能源和气候变化这两大问题的答案都必须从这个明显的事实开始”后记P321

 

评论:英国在发展毛纺业和棉纺业的过程中,运用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通过立法,扶植本国制造业,打击国外进口商,最终铸就了英国在棉纺业的霸主地位。

 

“棉纺工业是英国工业革命的领头羊。过去截然分开的资本与动力,创新与精巧,劳动与组织,都突然间遇到了一起,将世界带入了现代性。棉花成了世界里是从自然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的媒介。。。。。

首先,棉布是一种世界性的产业,经常被认为是第一种全球化的商品。。。。。在1790年,欧洲大约有4%的衣服用棉布来制造(欧洲当时不到2亿人口)。1890年这个比例增加到73%,而欧洲人口翻了一番达到了大约4亿。结果,棉布产业成为英国几个世纪之中财富的源泉,并且在18世纪催生了棉布工业。

在工业化之前,毛纺业使英国成为工匠和技术工人的国家。从大约1100年到18世纪中期,毛纺业在英国雇佣的工人和创造的财富超过了其他行业之和。。。。。。

从一个羊毛供应着向一个毛料生产者的转变标志着英格兰繁荣的开始。。。。。。英格兰作为主要的毛料制造者的角色是由1614年詹姆士一世禁止羊毛出口的法令确立的,这个法令一直持续到1824年。在两个多世纪里,所有英格兰的羊毛都在本土加工。。。。。。

但是棉纺业仍然是英格兰规模较小的工业,比起东印度公司带回来的质优价廉,颜色艳丽的印度棉布,它的产量可以忽略不计。。。。。。到了17世纪末期,棉布印染业已经成为英国非常繁荣的行业,对家庭纺织业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但也展示了毛纺业者的担心。因此1701年通过了一项法令,规定穿戴和使用印度和中国产的丝绸,印度的印花布、条纹布和花格布是非法的。。。。。。1720年,南海泡沫的破灭导致的经济危机迫使议会又一次立法保护毛纺业。1721年的一项法案把禁令延伸到所有的印度棉布无论是印花布还是缝合布,只有平纹细布除外,因为这种布不会与毛料竞争。这项法案提到:‘显而易见,在衣着、家居和其他方面使用印花布、染色布,将会给这个国家的毛纺业和丝织业带来巨大的损害。。。。。

1770年代,阿克莱特成功地游说议会废除了《1721年法案》,因为棉纺业现在已经成为英国的工业,产品出口世界各地。出口数据十分惊人;1750年代,棉花制品出口额平均每年大约86000英镑,到1770年代增长到每年248000英镑,1780年代增长到每年大约756000英镑。从1775开始的8年中,英国棉布的产量从5.7万码增长到300万码。

这只是开始。随着更多工厂的建立,轧棉机(1793年发明)和动力织布机(大约1800年开始投入使用)提高了生产率,到1820年代,英国的棉织品出口价值达到了2880万英镑,夸张地占世界棉制品出口总额的62%。到1840年代,世界已经调转了方向,印度现在成了最大的兰开夏棉布进口市场。(直到1920年代,棉花都是英国最有价值的出口产品,那时它的出口额达到每年1.92亿英镑)。英国棉纺工业进口原棉的数量从1750年代的年平均280万磅增长到1820年代的年平均1.73亿磅,并在一战前达到了顶峰---年平均18亿磅。。。。。。

1843年,对纺织机械的出口禁令被取消,促使英国出产的骡机和织布机在全世界销量暴增。技术进步增加的产量和减少的消耗使得棉纱的价格(100级的棉纱)从1785年到1795年降低了10倍。全世界没有其他地方可以和兰开夏郡的棉纺业竞争。”第四章 棉布

 

评论:英国原先在毛纺业产业链的角色就是养羊,提供优质羊毛,而面料制造主要在意大利和弗兰德斯完成。但是1614年开始长达两个世纪的禁令让英国羊毛不得出口,使得英国从原来出口国变成制成品出口国,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大大提高。然后在棉纺业中,英国故伎重演,禁止印度棉布进口,同时征税。于是消费者对于棉布的渴求转向质量略微低劣的国产制品。英国国内的棉纺业也很努力,重演了毛纺业的赶超故事,同时借助工业革命的东风,一举成为世界棉纺业的霸主,几乎垄断了棉布,这第一种全球化商品的大部分市场份额。在此过程中,产业界人士游说解禁了对于棉布的禁令。而后放开了纺织机械的出口禁令。逐步实现资本利益的最大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