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1
正文中引用文献的标注方法:
被引用的著者姓之后,紧接圆括号标注文献出版年代(只标注著者姓无法识别时,可标注著者姓名。中国人用全名)。 如:
The notion of invisible college has
been explored in the sciences(Crane 1972).Its absence among
histories is notes by Stieg(1981).It may be,as Burchard(1965)
points out…
李薰(1964)在总结新中国成立十年来的冶金科技发展时指出,…
或提及成果时,在其后用圆括号同时标注著者姓(名)和出版年,二者间用逗号隔开。如:
在总结新中国成立十年来的冶金科技发展一文(李薰,1964)中指出,…
早期的研究者(Abbey,1956;Smith,1963)已经获得…
在论述山西…的遗迹时(德日进、杨钟健,1929)…
引用相同著者同一年出版的多篇文献时,在出版年后分别用小写正体a,b,c…区别。如:
由这些信息源(Farnfield,1974a)到采纳新名词的建议(
Farnfield,1974b),…
引用多著者的文献,只标注第一著者,后加“et al.”。如:
前人的工作(Smith et al.,1981)认为…
引用多篇文献,按出版年由近至远依序排列排注。如:
早期研究工作者(Green,1928;Smith,1922)已经得出…
4.2.1.2
文后参考文献表著录方法
文后参考文献表中首先按文种集中,然后按著者姓名的字母顺序和年代排列参考文献表。中文著者按拼音排列。如:
李薰,1964.十年来中国冶金科学技术大的发展.金属学报,7:442
谭炳煜,1982.怎样撰写科学论文.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59
Baker R C,1963a.Microscopic staining
techniques.London:Butterworths,55-60
Baker R C,1963b.Methods of preparing
thin-section slides.J Br Med Assoc,34:184
Stieg M F,1981.The information needs
of historians.Coll.and Res.Libraries,42(6):549~560
4.2.2
顺序编码体系
4.2.2.1
正文中引用文献的标注方法
在引用文献的著者姓名或成果内容的右上角,用方括号标注阿拉伯数字编排序号,依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列出。 如:
…,表明已低到2 500 m的高度[2],…
文献[2]指出,此高度已低到2 500 m。
MacFarland[2] 指出,此高度已低到2 500
m。
早期的研究结果[2,4,6-9] 表明,…
Townes[1,3,5-8]认为…
4.2.2.2
文后参考文献表的著录方法
按文章中引用的顺序号排列参考文献,不按著者,不分语种。参考文献的序号编码不加方括号,其后也不加“.”。多著者时,著者间用“,”隔开,只列前3人,后加“等(et
al.)”。不同类型文献的著录格式如下:
期刊著录格式: 序号
著者.论文名.期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如:1
李薰.十年来中国冶金科学技术大的发展.金属学报,1964,7:442
2 You C H,Lee K
Y,Chey R Y et al. Electrogastrograhic study of patients with
unexpained nausea,bloating and
vomiting.Gasteoenterology,1980,79:311
图书著录格式:序号 著者.书名.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次
如:1
谭炳煜.怎样撰写科学论文.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2:59
2 Guiner
A,施士元译.X射线晶体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148
论文集著录格式: 序号
著者.题名.见( In ):文集编者,ed.(多编者用eds)文集题名, 会议名,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如:1
邬能灿等.引文作为科技期刊学术水平考核指标的探讨.见: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第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1991:68-72
2 Hunninghake G W,Gadek J E,Szapiel
S V et al.The human alveolar macrophage.In:Harris C C ed.Cultured
human cell and tissues in biomedical research,New York:Academic
Press,1980:54-56
科技报告著录格式:序号 著者.题名、报告题名,编号,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次
如:1 Lioyd J
C.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toning to shipbuliding.Vol
1:Anticorrosion,ELTON TR 54,Birkenfield:Electronic Toning
Laboratory
专利著录格式: 序号
著者.专利题名.专利号,年:页次
如:1 Carl Zeiss
Jena, VBD. Anordnung zur lichtel-creischen Erfassung der Mitte
eines Lichtfeldes. Erfinder: W Feist, C Wahnert,
E Feistauer.Int. CL:G 02 B27/14. Schweiz, patentschrift, 608 626.
1979.1.15
学位论文著录格式: 序号
著者.题名:[学位论文].保存地:保存单位,时间
如: 1 张筑生.
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 [学位论文]. 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 1983
2 Cairns R
B.infrared spectroscopic studies of solid
oxygen.Berkeley,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65:156p
4.3 选择参考文献技巧
所引用文献应是与论文主题密切相关的、最主要的文献。反映论文研究的基础和科学依据,反映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严谨的科学态度。因为编辑在初审时对文稿的参考文献进行的分析,是决定论文取舍的因素,因此,掌握选择参考文献技巧是必要的。选择参考文献应考虑引用量、语种、出版时间、来源和著者等5个方面。
4.3.1
参考文献的数量
参考文献的数量根据论文类型、科学研究状况、学科发展概况而定。一般而言,新兴学科论文引文有限。成熟基础科学,如果引文有限,那么就难以说明作者对学科发展状况进行深入了解。专业性强的综述、评论引文较多。一篇论文需列多少参考文献,不同国家、不同期刊、不同学科要求不同。1987年统计入选SCI的每篇文章的平均引文20.8篇。
4.3.2
参考文献的语种
语种分布是反映作者对当前学科研究现状掌握程度的重要指标。如果参考文献全部为中文,或外文文献很少,那么编辑在初审时会意识到该论文作者可能只对国内该学科的研究现状有所了解,多为国内研究水平,只有及时掌握学科的国际研究动态,才能真正从事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参考一定量的外文文献是写出优秀论文的前提之一。
4.3.3
参考文献的出版时间
学术论文所附参考文献一般以从事科研时期内的文献为主,多为3-6年内,超过8年的文献很少。情报综述类2-3年或更近,情报综述类论文的参考文献如多在3-4年则论文发表意义不大。某些学科的经典理论则多不受时间限制。
4.3.4
参考文献的影响
在国际、国内有一批期刊只刊登学术水平高、具有较好创新性的文章,如果一篇论文所附这种优秀期刊的文献信息很少,说明该作者较少参阅那些高水平的、真正有价值的文献,这类论文的层次不会太高。有的编辑对作者引用水平不高、影响不大期刊上的文献本身的可靠性表示怀疑。
4.3.5
参考文献的作者
各学科领域都有一批公认的著名专家、教授,他们多是本学科的权威。他们及其科研集体常占领该科学的前沿,他们之间竞争激烈,成果丰厚。如参考文献多出自他们之手,至少说明作者对该学科前沿有所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