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越感即罪恶
(2012-06-19 16:43:28)
标签:
设计大众审美品位教育精英意识杂谈 |
分类: 思考纪 |
优 越 感 即 罪 恶
莫萍
现在有两个东西很好用手那么一指,一个是大众,一个是体制。
冤无头债无主么。
公共场合大声喧哗、随地吐痰、扔垃圾、甚至丢脸丢到国外去了——大众可真没素质啊!可我们那么多电视台、电台、广播站,有制作真正有效的教育引导广告,教大众具体该如何做吗?看很多宣传标语就知道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垃圾分类人人有责、计划生育人人有责,出国旅行请遵守当地法规、尊重当地风俗等等等等。
拜托!告诉人大家有责之类的完全正确、特别必要!但更重要的是,若你觉得这帮人没素质,不懂这些,请好好想想,用什么方法能最快地教会这些人该怎么做?!以及为什么这么做?!这样才能尽快让他们成为有素质的人吧?一个垃圾分类喊了这么多年,具体怎么分类怎么回收,有什么好处,有几个人能答得出来?能规范做好的更少了吧?对于我这个大众的一员来说,我做好分类了又能怎样?我能看到的垃圾站还不是都一股脑儿地捞一起了?!这样的情况下,我怀疑我分类的意义何在!若垃圾处理哪怕在最终端做了分类,也请告诉大家一声好么?
说句题外话,自动对垃圾进行最基本分类、把有用的东西拿出来捆好送到回收站的,大多还是大众咧!
其实设计师也不做为。作为平面设计师,以有趣易懂的方式告诉大众这些常识不难吧?大家都又能写又能画的。
说到这里,另一个常常被拿出来用手一指的对象就立马可以用上了:体制!我们是想做做不了啊,都被那些关系户拿走了啊!就算我做了,那些拍板儿的领导也各种指手划脚最后出来个四不像啊!还有更有气节的:哥才不屑和这帮傻X同流合污!是的!借用摄影师李楠的一句话,现在很多领域“确实是壁垒重重、观念落后固步自封。但现在大家已经拥有如此辽阔的个人舞台,好作品完全可以在民间口耳相传脱颖而出了。”做这些体制不管你吧?!做这些也不会同流合污吧?
好,设计师还可以说,特么我又不是做公益的,凭什么叫我做这些没收入、应该属于政府义务范畴的事情!这个完全正确!我也坚决拥护!可作为设计领域的专业人士,设计师还能指望谁去教大众关于设计的审美和品位?如果设计师不主动教点儿,也不想办法简单易懂地教点儿,在我看来,还真的别好意思说大众没品位没审美!即便这样撇嘴儿一说特别有优越感也特别省事。
有人用乔布斯说的话做例子:搞市场调查是傻逼行为,在一个产品上市之前大众从来就不知他要的是这个!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乔老爷原话,暂且先不去考证。是的,大众就是这么没意识,他们就是不在场的大多数。设计师造什么大众就用什么,大众绝对想不出自己要个什么新鲜玩意儿,因为这不是他们的专业。乔布斯推出了多好的设计,乔老爷的苹果还真的是让大众觉得好用又酷的设计,到哪里不需要通宵排队抢购啊?!若没有苹果视窗,PC还在DOS着吧?所以我觉着,大众真的不是审美不行这么简单的症状,根本是审美很凌乱!时不时地在特定设计上要与国际同步一把。
所以我还觉着,没乔布斯那高度基本都没那资格说他那样的话,人家是很牛掰地说大众根本无知,但人家给了大众好设计。而你在用什么告诉大众什么是好设计?李德庚老师说的好,很多话都有特定语境。我再加多一句吧,很多话也讲说话的资格。
我再举个室内装修的例子吧,前几年关于装修的小品、段子、电视剧得有多火啊!广大人民群众对于装修是有多苦大仇深啊!防装修公司防设计师都快赶上防鬼子了。谁把这事儿弄的这么闹心、这么没有行业规范?嗯,设计师里的害群之马有参与一份!但绝对跟好设计师无关!可直到现在,大家去网上搜搜看,简单易懂、清晰明了、不装专家、不掉书袋的装修指南,大多还是大众通过各种社会调研、各种自学、各种现场勘查监工编撰出来的——这个时候,设计师又在哪里?
设计师确实没有教育大众的义务,也有设计师面对这样的问题非常明确地给予了答复:有能力没精力!可当一个设计师选择不去以服务的心态引导大众提升审美时,也请记得嘴下留情,不要一味责怪大众!在大众因为没人教、没人好好教、用正确的方法教、可能连该如何去学也不清楚而没有品位的时候,请心怀歉意和悲悯!作为设计师,懂设计、有品位、审美水准高是从业必备的基本资格!你的人生几乎无处不设计,你拿这个安身立命求功名,自然要比那些非专业的大众好,也理该比非专业的大众好!但这绝不是能让你产生优越感的原因——在这件事上,优越感即罪恶!
每一位大众,都要比设计师更懂他自己的生活方式、习惯和喜好,这些也是让他有安全感和放松的原因。室内设计师们,请不要因为自己是“专家”,就要求人家为了配合你的设计改变自己的生活,并标榜成这样才是有品位的——要知道,你的“专业设计”和“高品位设计”,人家一时出于设计师是专家而尊重接受了,或许要郁闷地忍受好多年。
每一位客户,都要比设计使更懂自己的产品和市场,他只是因为太熟悉而有点混乱而已。而且,一个新的标志设计、新的色彩系统真的没那么大能耐,能完全改写一个品牌和市场,设计不过是锦上添花。用个包益民的例子,旺旺的标志够难看,但不妨碍它良好的市场。
设计师要做的,是让大众在保有安全感和放松的基础上,提供更为优质的实现方式;在了解客户的基础上,帮他们厘清最需要传达给消费者的信息,并用最为简单易懂同时新颖又酷的方式传达出来,让最大化的人群接收到。
说到底,对于大众,除了以高姿态和低姿态应对之外,应该还有其他的路吧?日本的一个家庭住宅节目《全能改造王》所呈现的态度我个人很激赏:了解大众的需求、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选择甚至是某种执念,用专业技能和精神解决他们的问题,实现他们想要的生活,而且实现的方式更美好更高品质。这才是设计师真正让人信服的部分——自己是普通人,有普通人的情感和需求,因此就能设身处地地懂得和认同普通人的情感和需求,也因此就心怀悲悯,以自己的专业尽力地、更为美好地实现和满足这些情感和需求。
医者父母心,其实设计师也当如此。
不过,很多中国父母总喜欢打着“为你好”的名义强迫儿女干这干那。
古典音乐是牛掰是崇高是让人叹为观止,可也不能因为这样你就不准我日常生活就喜欢听点流行歌了啊!话说,你就不能用你的专业水准,写点更好听、更有深度的流行歌么?写最炫民族风的是一种流行歌,林夕写的又是另一种流行歌,可能,我举错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