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点西方美术史#——
为什么古希腊产生了那么美的人体(三)?
莫萍
看样子“每天一点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啊!昨儿事一多,就懒了,今天补两篇吧!把这问题给说完了,以后看到若有新的说法,再回来补上。
从爱琴海到希腊的岛屿,小小的岛屿里面有充满幻想和人性的神话传说,希腊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开始了解天地、了解人的定位,在整个大自然当中找到了自身发展的基础。
与埃及、亚述、中国这些大帝国不同,希腊建立了城邦制度,这些城邦不像埃及要统治尼罗河上下游这样辽阔的领域,而中央集权的帝制是没有办法发展个人自由的。有些城邦小到只有一万人甚至5000人,非常小,但也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其中拥有投票权的通常只有几千人,大家彼此都非常熟悉,每一年他们会拿陶片或者石片,在上面写一个他们最喜欢的人的名字,这个人自然就变成城邦领袖;然后再写一个他们最不喜欢的人的名字,这个人就会被驱族出境,这种非常简单的模式成了最早的Democracy,现在叫做民主,对于希腊各个城邦中的人来说,它既不抽象也不空洞,而是一个日常生活中很具体的行为。在这样的公民公决模式中,每个个人都是重要的,因此希腊特别强调Personal,当然这也是西方社会的传统的之一,与Personal相对应的,希腊雕塑从石头里走出来,呈现出完全独立的形态,而不像古埃及的雕塑一样依靠在石块里,严肃刻板、高度节制。


作为艺术形式高度几何化、抽象化的古埃及人,连头发都忍受不了一丝一毫地凌乱。一切都中规中矩。
现实里的身体自由了,若雕刻家还只能雕刻板的身体,显然不会满足。所以他们一定会尝试使身体打开,并寻找打开之后的各种平衡支撑点,最后,希腊雕塑克服了力学上的各种平衡问题,在艺术上完全地张开了,大概在公元前700年左右,希腊古拙时期的雕像开始有笑的欲望、有表情的欲望、有开始要呼吸的欲望,胸腹的部分肌肉柔软,一个真正自由的人的形态开始慢慢走出来。

《米洛的库罗斯雕像》,约公元前6世纪中期,大理石,153cm,希腊雅典国立博物馆
属于目前雕像,为希腊古拙时期的雕刻史拉开了序幕。这种男子裸体像古代统称为库罗斯(kouros,意即小伙子)像。这种立像带有古埃及的遗风:一脚踏出半步,拇指伸直而握拳,形体结构处理得比较僵硬,膝关节刻画细致,一前一后的两脚的腿部,空间比较自如,许多细部都运用了圆雕的手法,取代刻图式手嘎,形象生动、比例解剖准确,尤其是嘴角似有似无的微笑非常动人,胸腹间也有更多肌肉结构的细节刻画,一定程度上展示出企图摆脱程式的倾向。

出土于纳维索斯的一尊大理石男子裸体像,制作的年代据碳测为公元前525年左右,高约193厘米,藏于雅典博物馆内。这一尊像在人体结构上比前一尊要舒展得多,原来那种僵直单调的结构程式,已被细柔和谐的解剖知识所充实。两手虽还显得死板,腿部的变化也不大,仍然是一前一后,但腿肌塑造得更成功些,整体感显然是活跃得多了。

《荷犊的男子》是出土于雅典卫城上的雕像,高约168厘米,制作年代为公元前570年,现藏于雅典博物馆内。
应该属于神庙里的供养人像。除了人体之外,男子肩上的小牛犊被塑得极为生动。荷犊男子的双手已毁,而两条胳臂却结实有力,胸腹部处理得也比较生动。这在古拙时期的雕塑中,还是一种比较新的造型尝试。
希腊人相信,依靠体能锻炼和哲学的训练,人可以在身体机能和智慧上把自己提升到神的高度,因此,运动对于希腊雕塑的发展影响很大。公元前776年是人类第一次奥林匹克运动会,为什么希腊会产生运动会?当时爱琴海的各个岛屿和城邦中,本来不存在希腊这个概念和单词,“希腊”真正被广泛运用是亚历山大之后,我们常常提到的雅典、斯巴达、柯林斯、迈锡尼等城邦,每一个都是独立主权的国家,并没有统一在希腊的概念之下,所以城邦之间经常发生战争。直到波斯帝国打进来,这些城邦才意识到,城邦之间的战争会削弱彼此的力量,于是把战争转型成了竞技,所有跟战争有关的行为都转型成运动,连马拉松也是因为敌军来了要跑去通报变成的长跑比赛。在希腊的城邦联盟运动会中拿到桂冠就等于为自己的国家赢得最大荣耀,在运动中赢得荣耀的人,都会被雕成雕像放进阿波罗神殿接受供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