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吉利到底是“走出去”还是“引进来”?

(2010-04-02 11:19:40)
标签:

财经

3月28日晚间,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宣布已与福特汽车签署最终股权收购协议,获得沃尔沃轿车公司100%的股权以及相关资产(包括知识产权)。吉利集团将以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轿车。除了股权收购,本协议还涉及了沃尔沃轿车、吉利集团和福特汽车三方之间在知识产权、零部件供应和研发方面达成的重要条款。这些协议充分保证了沃尔沃轿车的独立运营、继续执行既有的商业计划以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多年以前,TCL收购汤姆逊、联想收购IBM等内地企业收购海外公司及品牌的例子有不少,但到目前为止都不算成功,甚至还有惨痛经历。这次吉利收购了包括沃尔沃9个系列产品、2000多个全球网络以及相关人才和重要供应商体系,吉利也成为沃尔沃单一大股东,算是把沃尔沃整家企业收入囊中。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收购谈判过程中,古利和福特曾经因为知识产权问题相持不下而陷入停顿。吉利收购的理应是沃尔沃百分之百的股权,当然希望获得沃尔沃在安全与环保方面的知识产权。但是,福特却采取了分拆手法,组建一家全资子公司,接手并继续拥有原沃尔沃的知识产权及再开发权。简单地说,吉利收购包括了沃尔沃的自有知识产权,沃尔沃和福特之间的技术合作协议仍将继续履行,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的相关技术只能在沃尔沃品牌中使用,吉利并不能把这些技术用在自身吉利品牌上。可以看出,吉利把沃尔沃品牌做地再好,对吉利产品及技术提升作用并不大,吉利只是拥有了一个相对高档的沃尔沃品牌,它的技术并不能复制到中低端产品上,这是吉利想要的结果吗?

 

 如果说在知识产权问题上,吉利没有得到好处,但是以经典品牌、卓越安全性能为基础的沃尔沃汽车,倒确实能够帮助吉利拓展高端豪华车业务。内地市场拥有当前世界上最庞大的豪华车市场,财务顾问报告表示沃尔沃公司的净资产超过15亿美元,品牌价值接近百亿美元,拥有4000名高素质研发人才队伍与体系能力,拥有低碳发展,能满足欧6和欧7排放标准的10款整车、3款发动机以及接近60万辆生产能力的生产线,在全球100多个国家有2400多家经销商。在吉利收购沃尔沃公司后,上述优势直接成为吉利的财富,虽然当前内地人对沃尔沃汽车的了解还不如奥迪、宝马、奔驰等欧洲品牌,但其市场前景仍然广阔,如果吉利能够在内地市场把沃尔沃品牌本土化,那么,通过收购得到的沃尔沃品牌,无疑是吉利进入高端市场的最好的武器。可以说,沃尔沃和吉利的未来前景多半需要在内地市场上得到体现。

 

当然,过往内地企业收购海外企业会面对的市场差异、文化冲突、产品质量以及当地法规、工会制度等方面的问题,仍然会是吉利所要面临的挑战。吉利以低端车起家,摸爬滚打了13个年头后,恰逢金融危机而有了提升产品档次的机会,我们可以怀疑吉利驾驭品牌能力、管理能力、产品质量、营销策划等方面的能力不足问题,在海外市场中,吉利也还需要面对来自日本、欧洲、美国成熟汽车厂商的压力,但是自主品牌需要经历上述过程,即使最终失败,也应该能为后人留下点什么。不过,吉利引入沃尔沃可能更多仰仗地是庞大的内地市场,沃尔沃品牌或许可以在内地市场大放异彩,但吉利自身品牌却因为种种限制,走向世界的过程或许仍然艰辛。从这个角度看,吉利收购沃尔沃究竟是“走出去”了,还是“引进来”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