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 |
两会期间,内地政府不断强调房地产市场平衡健康的重要性,两会后的北京“地王”却还是被央企以高价夺得。一时间,舆论对政府控制高房价的决心产生担忧。于是,内地国资委在上周四表示,已下令78家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退出房地产市场。一天之后又表示,已要求这些企业在15个工作日以内制定出如何退出房地产业务的计划。
根据内地国资委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94家央企的房地产业务销售总收入是人民币2209亿元,约占全国商品房总销售收入的5%。其中,16家以房地产作为主业的央企去年房地产业务销售收入为人民币1899亿元,占全部央企房地产业务销售收入的86%。明显的是,这94家央企在全国房地产市场的占比并不大,这些中央直属的房地产开发商在去年得益于信贷泛滥而拥有大量现金,纷纷参与土地拍卖,进入房地产市场。说实话,它们未必推高地价、房价的最主要因素,但其国有背景却让人觉得它们是在与民争利,特别是在内地保障型住房建设缓慢的背景下,显得缺乏社会责任。简单来说,就是这些央企自身目标太大,容易引起人们过多关注。于是,内地国资委才有上述举措。
话又说回来,房地产业务对央企的利润贡献还是比较可观的。有数据显示,在2009年二季度房地产市场还不算火暴的时候,非地产主业央企的房地产业务,已直接为央企创造了28%的利润。中国建筑就依靠22%左右的平均利润率,在2008年房地产开发业务营业收入占比大约9%的情况下,贡献了48%的营业利润。可以看出,在央企手中钱多、项目少的时候,房地产业务对央企的诱惑是非常大的。正因为如此,这些非地产主业央企在何时退出、以何种方式退出市场才更被人关注。当然,我们可以把内地国资委的退出令看作是为了平息公众的愤怒而推出的,它执行起来或许也比较困难,但是,如果这些国有房地产企业能把开发重点向保障型住房转移,相信公众会更加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