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 |
15日,北京六宗土地出让,三个被央企夺下,并再创地王记录。今天《中国证券报》有报道称,2009年末,内地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不含票据)约为7.2万亿元,2009年就净新增约3万亿元。当前内地法律不允许地方政府直接借贷,而是通过地方融资平台从银行取得贷款。天量信贷从银行流向地方融资平台后,又立刻转到各个城建项目公司的帐户,多数用于财政性资金支持的公路建设等基础设施项目。然而,这些项目不仅投资期限长,短期内也没有现金回流,还贷能力受到极大考验。为了偿还银行贷款,地方政府就先靠财政资金垫付一点利息,等城投公司的项目开发完后,财政局再拿卖地的钱来还银行的贷款。很明显的是,地方政府必须保持较高的土地价格和对土地的旺盛需求,才能偿还本息和继续获得贷款,否则,许多地方融资平台就将破产并拖累银行。
想想看,内地房地产市场不但挤进众多“不差钱”的央企,还受地方政府财政因素制约,市场能不火暴吗?许多央企在主业上已处垄断地位,有的是钱,就算缺钱也可以向国家要政策,向金融市场伸手,赚了钱之后,能分给国家、投资者的红利却是少的可怜。如今,央企仍然经不住诱惑,每每考验国家不允许央企过度介入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底线,更不断成就地王传奇。显然,这是以“共和国长子”身份与民争利的行为。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还债能力不足,筹款途径单一,即使中央政府明白房地产价格过快上升有损经济健康发展,但在地方政府债券、产业投资基金等手段发挥作用前,中央政府可能仍然会默许地方政府以卖地来还贷,不然,银行坏帐会有大幅上升的危险。在众多市场及政策因素不完善、不配套的情况下,内地中央政府对抑制高房价,平息民怨的方法,可能得靠加快中低收入的保障房建设步伐、提高居民最低工资以及加大反腐的力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