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简评——股东减持平安股份并不可怕

(2010-02-24 11:32:33)
标签:

财经

昨日,中国平安[02318.HK]公布称,已接获深圳多名股东通知,分别持股5.3%、4.51%以及1.89%的新豪时、景傲实业和江南实业将于3月起的未来5年内,在二级市场总共减持大约8.6亿股有限售条件的流通股,而这三名股东每年减持中国平安A股股份将不超过在今年2月28日各自所持股份总数的30%,即每年最多涉及约2.4亿股。消息一出,中国平安A股及H股在昨日分别下跌8.88%、1.97%。

 

早在两年前,中国平安曾发布公告表示,准备向不特定对象公开发行不超过12亿股A股股票,并向社会公开发行不超过412亿元分离交易可转债。消息一经公布,中国平安及内地A股的跌势更加明确了。与之前期望融资不同的是,如今中国平安只是要把代职工持股的股份分阶段的抛售,对市场的影响只是心理上的。固然这些股份的成本很低,甚至通过分红已经接近零成本,但这部分股份本身就是由这三家公司代平安内部职工、高管持有,其最终几乎肯定是会套现的,人之常情嘛。握着十余年的股份不可流通,现在可以套现,谁不想赶紧兑现,难道真和公司谈恋爱吗?公司高管或许还会有所谓控制权的顾虑,其它员工只可能想自身及眼前利益。难道非要别人承诺不继续减持,才算是对股东负责吗?或许他还会因为自身利益未兑现而消极怠工吧!当然,这是句玩笑话。

 

股票市场上,长期走势仍然需要行业、公司前景及赢利、负债能力等方面的指引,短期走势则受投资者心理影响因素更大些。进入2010年后,全球各国央行均已表示不再继续向市场注资,并已着手考虑退出策略的实施时机,或者已经开始做了。由人们的希望和廉价资金推动的资本膨胀游戏暂告一段落。市场需要找到经济可以持续走强的证据,又要消化去年产生的获利,同时还要面对类似希腊债务危机这种后危机时代曝光的“地雷”,投资者整体心态在短期内变得脆弱,对多数超出预期的负面消息往往反映过度,中国平安可能就是一例。按照汇丰预计,内地寿险市场在未来15年将以每年12.4%的速度增长,非寿险市场增速为15.7%,并指出内地在社会福利方面支出的增加,可能会让居民储蓄继续得到释放,养老产品或因此受惠。应该讲,中国平安的经营及赢利能力在众多保险股中首屈一指,只要内地经济能够均衡健康发展,其价值仍会得到市场认可,只是短期走势似仍需确认下方支撑,跟随大市上落的机会很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