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 |
内地证监会已于1月29日在上海召开新股发行体制与改革研讨会,讨论新股询价等环节暴露的问题。会后消息称,将出台对新股发行改革完善的新措施,退市制度也首次纳入讨论。同时,市场对证监会可能在近期暂停新股的审批的举动有诸多猜测。参加此次会议包括上海副市长屠光绍、上交所和深交所总经理、国泰君安等券商老总及基金经理等专家,内地明星基金经理王亚伟也在被邀之列。
就在此次会议后,二重重装在本周上市首日又跌破发行价,已是最近两周第二次出现此类状况(中国西电在1月28日成为IPO重启后首只跌破发行价的股票)。正因为如此,内地改革新股发行体制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新股破发是二级市场对一级市场“暴利”局面的有效回击。当前,内地政府十分关注资产泡沫风险,除了房地产市场外,股市高市盈率问题亦有留意。从实际情况看,内地股票在一级市场发行时就已是高P/E,大盘股在三十多倍,中小企业板在四、五十倍,创业板股票的发行市盈率更高达六、七十倍。内地股票高市盈率发行,除了因为小投资者参与率较高,对机构报价没有约束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内地股票市场参与者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中小投资者没有太多的投资品种可以投资。
由于内地实行外汇管制,资金不能从正规渠道出去投资海外市场,加上内地资本市场投资产品还需要大力发展,当内地流动性太多时,资金可选择的投资品种较为有限,极容易造成僧多肉少的局面,股票在一级市场估值奇高,间接助推二级市场股票估值,令内地股市在某些阶段存在资产泡沫风险。当然,内地经济处在上升周期中,企业发展前景较成熟市场、成熟公司更有爆发力,投资者给予股票一定溢价是情理之中的事。在资金不能有更多的投资渠道的情况下,改革新股发行制度以解决新股非理性定价发行的措施,效果或许会打些折扣。
应对当前这种资金多、投资品种少的局面,如果要降低高市盈率发行以透支今后股价上升潜力的现象出现几率,最有效的办法,不是暂停新股发行,而是加快新股审批及上市的速度,方便吸收更多富余资金进入股市。资金在有更多选择的情况下,自然会对不同公司给予不同的估值。上市资源不再稀缺,没有投资方向的资金也就不会挤破脑袋都要进入有限的一级市场中,从而主动推高新股市盈率。事实上,内地新股发行工作由发审委来负责审核,在流动性足够富余的情况下,这种非市场化行为成为导致新股高市盈率发行的最重要一个环节之一,这种情况不加以改变,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仍旧不会彻底。
近期内地新股上市开始出现首日破发的现象,存在大市表现疲弱的因素,亦是二级市场对一、二级市场脱节现状的有效回应。如果这种现象继续下去,等到国际板开板时,相信会吸引非常多的外国企业去内地上市,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融资规模及交易量自然能更上一层楼,但对于广大中小投资者来说,相信不会是太好的事。也因为内地股市估值较高,在香港上市的国企股和红筹股自然更有吸引力。虽然如此,两个市场主要参与者的结构不同,资金流动方式不同,这种同类股票的估值差异相信在短期内难以全面趋同,两地市场依然有其自身特点,投资者仍应区别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