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非常规措施才能检验经济优劣
(2009-10-29 16:22:34)
标签:
财经 |
美股在周三再次下跌,今天内地股市同样不济,上证指数又一次失守3000点,均导致港股继续走低。恒生指数早盘大幅低开471点,随后继续震荡走低,临近尾盘才出现小幅反弹,最终,恒生指数收盘报21264.99点,大跌496.59,或2.28%,成交金额扩大到808.09亿港元;国企指数收盘报12466.67点,重挫364.51点,或2.84%,个股全面下跌。
隔夜,美国公布的9月份新屋销售数据意外下跌3.6%,按年率计降至40.2万间,与市场预期升至44万间大相径庭;楼价中位数按月升2.5%,按年则跌9%至20.48万美元。美国9月耐用品订单则回升1%,符合市场预期,撇除运输项目,订单上升0.9%,好于预期。在公司业绩方面,石油公司康非的第三季度盈利大跌71%至15亿美元,每股盈利1美元,好于预期;VISA公布第四季度盈利5.14亿美元,扭转去年亏损的颓势,收入则升9.9%至18.8亿美元,公司还宣布了一项总值10亿美元的股份回购计划。
昨天,挪威宣布加息,成为金融危机过后欧洲第一个加息的国家,挪威央行当天将其基准借款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至1.5%。石油大国挪威摆脱经济衰退的速度要快于欧洲其它国家,得益于大宗商品价格自今年年初以来的强劲上涨以及该国大规模的货币及财政政策刺激措施。当然,在挪威央行加息之前,澳大利亚央行、以色列央行也都已经上调了利率。在各国经济政策初渐成效的时候,市场开始关注起各国央行会在何时退出超宽松货币政策。一方面,这种非常规政策并不可能形成常态,可能出现的通胀压力亦不支持如此做;另一方面,在应急手段推动下,经济回升并不令人意外,而经济的真实情况却要消除这些因素后才能显现,以让市场清楚知道,经济确实好转,人们才能更放心大胆地投资、消费。而不是像现在这样,靠着对政府的信任与钱太多而引发的热情来投资。
当前,美元和股市再次同时转向,当然方向不同,却验证了一个简单道理,金融市场中不会一直下跌和一直上涨的投资品种。虽然,这种转向能不能在短期内得到巩固,我们不得而知,但投资者得提高警惕。随着企业业绩公布期过半,超出市场预期的业绩或许大部分都呈现出来了,之后所能带给人们的惊喜可能也已不多。经济数据却延续了一贯以来时好时坏的情况,投资者想继续看好可能都难找到有利的因素。同时,半年多来积累的获利筹码已有不少,而最近几个月的股市上升是以成交量稀少为前提的,谨慎且等待做空的投资者并不在少数,这种情况下,美股下跌调整的周期或许会比较长,不排除今年年底前都是以震荡调整为主。
对于港股而言,恒生指数四天跌去约1325点,约6.2%左右,跌势较急,并似马上会考验50天移动平均线,这或是两个月来第三次如此,也从侧面反映出,恒指走势正在转弱,后市如果跌破此支撑位,并且反抽乏力,不排除恒指将形成下降通道。此外,从个股板块的表现看,短期内似再难找到能再使恒指走高的品种,因此,投资者或许可以转变之前半年来的投资思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