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年度盘点:中国作协九大惨状

(2008-12-02 11:21:57)
标签:

杂谈

年度盘点:中国作协九大惨状

 

                                   文/章无计

 

从全国文协发展至今的中国作协,从矛盾、巴金直至随后的王蒙,中国作协的文化革命一直无法让人精神清爽。精神不爽的原因不是没有作品,恰恰是作品太多太杂,毫无立场,更无创新。中国作协,正按着它的章程等待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然而,事实上够做到百花争艳的只是少数人,大多还是人云亦云,温良恭让。文学苦旅践踏出惨不忍睹的文字章节,着实让人看了心寒。

当今作协,如同大病未愈老者,如不好好调养,轻则有气无力,卧床不起;重则心力交瘁,一命呜呼。

站在作协大门之外的平民作家,今日用旁观者的立场善意指出官方文坛几大惨疾:

 

一、             未老先衰

 

这里所说的未老先衰,不是指莫泊桑那样由于病痛和生活不协调导致的生理衰老。作协养着一批70后、80后,他们喜欢“穿越”,崇尚“复古”,散文诗都写不好,还学人填词作赋,恨不能大叫一声“我就是李清照转世”,这群“小人”,文字毫无分量,且思想滞后,代表作品如:《杨贵妃是如何减肥的?》、《太平公主是怎样丰胸的?》、《秦始皇他妈是何时出轨的?》……

 

二、             痛经疾手

 

痛经,一直以来都是女子专利,自从部分男作家诞生之后,痛经病就漫延到男人体内了,好好的小说不去写,只会呻吟,痛了呻吟不痛也呻吟。一双手弄的跟孔乙己的跛脚似的,还喜欢夹着钢笔冒充鲁迅,愣说自己是搞文学的,真要写起文章立马手软。这类文青作家在作协里充当着娱乐舆论的作用。

 

三、             记忆失调

 

这群作家,三十多岁出文集,四十多岁就写自传,大言不惭说自己参加过抗美援朝;在特种部队特别过,在安全部门卧底过,个个都比军长师长实战经验还多;三十来岁就学着老舍写《四世同堂》,真不知是记忆力超强还是脑细胞过剩,弄不好也是青春期意淫症并发。

 

四、             白日见鬼

 

整天鬼话连篇,晚上开灯看聊斋,白天就说自己是鬼才。梦想跟蒲松龄叫板,与罗琳比肩,这类痴人做梦的代表在所谓的畅销书类型作家里比比皆是,名头第一栏一般抬头写:中国作协会员。

 

五、             百家共鸣

 

百家共鸣,这是百家争鸣的病态,一种瘟疫,已经大面积传染,直接导致瘟疫的病菌是不敢说实话,人云亦云,伪温良恭让。写的都是别人写过的,一套烂词,被传用一个世纪,没创意,建议多吃猪脑,以形补形。

 

六、             倚老卖老

 

这是个很老的词汇,不算病态,但凡自认“有资格”的人都有这通病。喜欢以大欺小,专找小自己一辈以上的孩子吵架,美其名曰:PK! 大致归类:某作协副主席之流。

 

七、             混混写手

 

自费出书,自创销路。拿到某某中学去卖,情形好比当年那些混混在学校卖袜子:“十元一双,买不买?不买老子揍你!”由于这群体强大,就不一一点名了。

 

八、             死不瞑目

 

文坛出了真正的“鬼才”——那个死了之后才被人重视的王小波。于是,有千千万万人想做王中波、王大波,拼命在家写书,妄想死了之后能被全部出版。其实他们写的和王小波相比,一个放在书架上,另一个只能靠在厕所墙边。我在这里给“波迷”支个招:回去跟老婆离了,改娶李银河,娶进门后立即自杀,保准身死名就。退一步说,这群人即使做了王大波,也是波大无脑。

 

九、             抄声朗朗

 

超级女生和快乐男声是这两年极具消遣性的娱乐热点,两者的合成“抄级男声”又成为作协的最具娱乐的消遣甜点。那边厢抄了入了作协,这边厢在作协呆久了翻来抄去,连某主“作协主席”也不甘人后,反正“抄声朗朗”此消彼长,都是作协里的事儿,08年作协比娱乐圈更值得玩味。

 

以上笨见,基本囊括当今作协现象。文坛成就了鲁迅的弃医从文,照如今这形式看来,必然有人要弃文从医了。文学疾病,不可忽视,它足以影响整个民族的精神面貌。萧伯纳说过:一切文学都是宣传。中国作家大多曲解了宣传的意思,他们的宣传,实属滥套,套出的文章千篇一律,造就了文学界的惨状连连。今日作协的作家们,缺少气魄,无法力透纸背;缺少人格,无法特立独行;于是他们群居了、思想退化了,在作协的庇护下开始合法抄袭了。

 

 

章无计:非作协会员,安徽合肥人,已出版《我用爱情毒死你》《我的人渣生活》《别说我神经》《青春出轨》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