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教你写作文】第九课课后作业点评:点面结合,场面描写画面感十足

标签:
作文 |
分类: 语文 |
上回,大连市甘井子区实验小学赵春艳老师给同学们细致讲解了让环境描写更立体逼真的方法。课后,老师还给大家布置了作业,在之后的两周里,有17位同学提交了作业。就让我们一起分享部分同学的作业和老师的点评吧。
●部分作业点评:
1.属于我自己的第一张明信片
老师叫了好几个同学先去拿,坐在座位上的我要急死了!我看到其他同学也伸长脖子,直勾勾地看着,拿到明信片的同学,个个笑容满面,有的还兴奋地亲一口呢。终于到我了,我快跑上去挑选,各种各样的风景让我眼花缭乱,这张风景好,那张风景也好,让我难以取舍,看了好一会儿,我选择了中国的“珠穆朗玛峰”明信片。老师问为什么喜欢这张,我激动地说:“因为我喜欢山,而且特别喜欢雪山。”老师笑了:“我也喜欢山,希望你以后能去爬这座山。”
(椒房小学四年二班 王安栋)
【老师点评】
王安栋同学真了不起,能恰当地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出了同学们急切要得到礼物的场面。片段中按照先“点”后“面”再回到“点”的次序安排材料的。尤其是对“面”的描写非常具体,紧紧抓住同学们的动作和表情这两方面逼真地写出没拿到礼物的这些同学的急切和拿到礼物的兴奋,再加上老师的语言描写,整个场面描写画面感十足,使老师有身临其境之感。
2.第一次吃“黑黝黝”
刘星晔把“小黝黝”一一发给我们。同学们放在手中,有的闻闻味道;有的看看样子;还有的舔一舔。你瞧!杨理然把“小黝黝”捧在手中,把他当个宝似的!他晃动这果子仔细端详着,一不留神小果子滚跑了,一下子掉地了,只见他目不转睛地盯着滚动的“小黝黝”,快速地跟上来。“小黝黝”停下来了,只见杨理然快速捡起来,吃掉!我的同桌姜瑞刚想吃,不小心掉地,滚到我的椅子下,他找呀找呀,终于找到了!可是,这颗淘气的“小黝黝”却爆了。我的这颗跟他们的下场也差不多,本来,我想仔细观察一会再慢慢品尝,结果呢?居然被我的手指捏破了!
(椒房小学四年二班 尹怡潼)
【老师点评】
尹怡潼同学的这段场面描写太有意思了。首先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这个句式,运用多种感官总动员(鼻子、眼睛、舌头)的方法描写出了同学们拿到“小黝黝”后的喜悦之情与珍惜之情。紧接着“你瞧”二字做提示,开始进行电影里的“特写镜头”了。分别抓住杨理然、姜瑞和自己三个主要人物,聚焦放大进行点的描写,从三个同学手中的“黑黝黝”截然不同的“命运”——“掉地的‘黑黝黝’——‘黑黝黝’爆了——‘黑黝黝’被捏破了”,突出地表达了同学们“第一次”吃“黑黝黝”的惊喜与不舍,就像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吊足了读者的胃口,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
3.吃玩中的作文课
老师的话刚说完,我们就在底下小声讨论起来,一个同学说:“老师,是不是要观察樱桃写作文?”“不对,老师您是不是要请我们吃樱桃啊!”顿时,我们哈哈大笑起来。……老师叫了一个男同学,只见他用手拔出把儿,把红彤彤的小樱桃扔入嘴里,嚼了一会儿,咽喉一动,肉下去了,核却被他吐了出来。然后,老师又叫了一个女同学,那个女同学从袋中拿出一颗樱桃,用手指轻轻拔出它的翠绿色“辫子”,把紫红的小樱桃用手掰开,取出核,将两半樱桃放入口中,嚼了几下,咽下了樱桃。女同学吃樱桃一点都不像男同学,真是性格差异大呀!
(鹏辉小学五年四班 王楠)
【老师点评】
让我们一起为王楠同学点赞吧!这段场面描写之所以精彩,是因为亮点很多:先写“面”后写“点”,先写同学们对老师拎来的樱桃的多种猜测,后写男女两位同学吃樱桃时截然不同的情形,凸显男女同学性格的差异。可圈可点的是片段中选取了男女两个“点”,采用对比的手法,分别抓住两位同学的动作细节描写,突出了小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那就是男女性格有差异。而这个意思的表达又是通过自己的内心独白自然地表达了出来。老师相信这节吃玩中的习作课一定很受同学们的喜欢。
4.春游
今天,是我们小学最后一次春游。太阳格外的耀眼,树木格外的茂盛,花朵格外的美丽,仿佛让我永远地记住这一天。
我们八个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进入了鬼屋,里边黑漆漆的。两个最勇敢的人走在最前面,像两个无畏的勇士保护着大家,我像一头受惊的小毛驴惶恐不安地走在中间害怕掉队,几个胆小的女生时不时地尖叫起来。前边有点亮光,我以为是出口,着急地把头一伸,脚步一快。看到的却是千姿百态的骷髅头印在墙上……正在我胡思乱想之际,它突然一个劲地朝我们喷气。大家都成了受害者。地上突然惊现出张开血盆大嘴的骷髅头,耳边女生的尖叫声一浪比一浪高,我只好双手放在前边同学的肩上,闭着眼睛,狼狈不堪地走出了鬼屋,重获光明的我做了一次深呼吸,但还是心有余悸。
(鹏辉小学六年三班 胡海涵)
【老师点评】
感谢胡海涵同学,你巧妙的构思、扣人心弦的情节把老师又带回那令人毛骨悚然的鬼屋了。开头的环境描写突出春游的美丽心情;能让六年级的学生难忘的、感到刺激的莫过于进鬼屋了,重点材料安排的非常合理。第二段重点片段中很好地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方法,突出进入鬼屋后的害怕,巧妙的是片段没有一个“怕” 字,但是“怕”又无时无刻不惊悚着读者。尤其是对“鬼”的侧面描写有力烘托了“鬼屋”的可怕,这种可怕留给作者和读者的就是 “难忘”。小作者通过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赵春艳
【第9课作业回顾】
生活中,生动有趣、热闹的场面可不少,例如:(1)校园里:升旗仪式、艺术节活动、运动会、大清扫、课间活动、发试卷的场面……(2)家庭里:共进晚餐、生日聚会、看球赛……(3)社会:菜市场、商场购物……可择取一个作为素材,写一个场面描写的片段。
●整体点评:
首先要表扬甘井子区鹏辉小学和椒房小学上交作业的同学们,他们不仅认真地学习了老师指导的内容,还能在期末紧张的总复习阶段主动完成练习,抓住练笔的机会,学以致用,以达到提高习作能力的目的。
从收到的片段中,环境描写的有3 人;场面描写突出的有7人,其中侧重于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方法进行场面描写的有3人;侧重于点面结合方法进行场面描写的同学有16人。
采用点面结合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只写“点”不写“面”;
(2)点与面的描写都不具体,不能突出文章的中心。之所以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主要原因:一是选择的素材不适合进行场面描写;二是下笔之前没有好好思考,自己要写的这个场面中,点是谁?“面”是谁?如果主要人物不止一个,重点想写谁?三是对人物的描写不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