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手法运用”能力考查题型与训练对策
(2015-01-19 08:04:04)
标签:
教育 |
分类: 写作指导 |
“修辞手法运用”能力考查题型与训练对策
修辞是使语言表达完美的方法和艺术。中国现代第一部修辞学著作《修辞学发凡》把修辞分为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两大类。词语的选择,语序的排列等属于消极修辞研究范围,修辞手法(也称修辞方法、修辞格或辞格)则属于积极修辞范畴。目前修辞学家归纳总结出的修辞手法已达两三百种,而《高考考试说明》要求掌握的常见修辞手法则不超过十种,主要是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对偶、排比、反问、设问等。
从近年高考命题实际看,对修辞能力的考查主要是两类。一类是关于修辞手法在表达中的作用的赏析,基本上在古代诗词鉴赏和散文阅读中进行;一类是设置各种情境,考查修辞手法的实际运用能力。这里我们谈谈后者的命题特点以及训练对策。
(一)题型盘点
对修辞手法运用能力的考查近年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仿写
例1:请以“梦想与现实”为内容,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两个句子。要求每个句子都采用比拟的修辞方法,两个句子之间构成对偶。(07年全国卷)
太阳热烈、奔放,带着万丈光芒,给生灵以活力;
月亮温馨、宽容,带着无际清辉,给万物以安宁。
答:
2、填写
例2:在下面横线处各补上一句话。要求每句话不少于7个字,两句字数相等,结构大体一致,整个句子意思连贯。(07年重庆卷)
快乐似花,
3、限制写
例3:请以“爱护动物”为主题,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写两句公益广告词。(06年辽宁卷)
例4: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上的祥云图案,寓含“渊源共生,和谐共融”之意,请以“祥云和奥运”为内容,展开想象,运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方法写一段话,不超过50个字。(07年全国卷)
还有两种近年高考试卷中很少出现但值得注意的题型,一是缀写,一是改写。所谓缀写就是提供几个词语或句子,按照一定的要求加以连缀,成为完整的一个语段。改写则有把某种修辞手法换成另外的修辞手法,或者将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改成不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等多种形式。例如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告诫教师不要体罚和轻视学生尤其是差生,认为他们当中会产生未来的科学家。他是这样说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嘲笑中有爱迪生。”这句话运用了借代和排比手法,因此说得既形象又生动。据此可以设计一道改写的题目:请你不用任何修辞手法来表达陶行知先生的主张。
高考关于修辞手法运用能力考查的总体特点是:
1、题目的考查功能由单一性向综合性转变。在对修辞手法运用能力的考查中结合考查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或文学常识掌握情况等。如例4,明确要求展开想象,同时对“渊源共生,和谐共融”也有理性思考的隐含要求。后面的例5更是暗含了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
2、命题导向由“文学性”写作向实用性写作转变。近年更加重视设置具体情境,按照特定交际、交流目的等来命题,如例3就是实用文体的小型写作。
(二)训练对策
正确而又能比较迅速地解答修辞手法运用能力考查题,需要注意在夯实修辞知识基础的前提下,掌握一些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掌握各类修辞手法的特征与基本要求,区别不同修辞手法的细微差异,避免错误使用修辞手法。
如“例1”要求使用比拟,比拟一是把人直接当物写(拟物),一是把物直接当人写(拟人),而比喻则在两者之间有表示明喻或暗喻的词“像”、“是”等,不能混淆。如果在解答“例1”时说“梦想是迷茫的少女,现实是清醒的老人”之类的话,显然就不合要求了。“例1”的参考答案是:梦想浪漫、绚丽,伴着五颜六色,给生活以点缀;现实冷峻、清醒,伴着酸甜苦辣,给人生以启迪。
二、不仅要把握题干所明示的要求,还要注意题干隐含的要求,而且能根据示例等透露的语境信息或按照逻辑方法等推导出隐含的要求。例如下面这道仿写题。
例5:请以“小学、中学、大学、社会”为内容,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四个句子。要求每个句子都采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四个句子在语意上构成一个系列。(08年四川卷)
童年是一张白纸,青年是一篇诗歌,中年是一本散文,老年是一部百科全书。
答:
题干中有“构成一个系列”的要求,符合什么条件就构成了“一个系列”呢?从示例看,白纸是纸,是印刷书籍的材料;诗歌、散文属于文学作品,广义上说,也是“书”;百科全书更是“书籍”。根据逻辑归纳法,它们是属于“书籍”这“一个系列”的(当然,这个示例在逻辑上并不严密,如果改成“童年是一篇童话,青年是一首诗歌,中年是一出戏剧,老年是一本散文”可能更好)。因此答题时要注意这一要求。相应的,为“小学、中学、大学、社会”也要找到能够构成“系列”的喻体,如“溪、河、江、海”之类。
下面这道补写题也需要注意隐含要求,当然,它的难度低一些,由“兰荷”和“春夏”自然推导出后面的另外两种花卉(例如菊、梅)和“秋冬”来。(具体答案略)
例6:在下面横线处,续写两句话。(07年天津卷)
兰因春而存在,而春也因有了兰的幽美,才多了些温煦,少了些清寒;
荷因夏而存在,而夏也因有了荷的淡雅,才多了些凉爽,少了些燥热;
三、掌握使联想丰富和思路迅速展开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手段,避免在考场出现思维迟滞或阻塞现象。
许多考生都有这样的苦恼,如果不限时间,题目是可答出来的;但是一限制时间就下笔艰难了。这就需要掌握一些使联想丰富和思路迅速展开的技巧。考察一下八种主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这四种是侧重形象思维方面的,而对偶、排比、反问、设问则是侧重语言形式方面的。一方面,平时可以借助相似、相对、相关、相属等途径经常自我进行联想训练,提高形象思维的速度;另一方面,可以按照时间与空间、正面与反面、景与情、事与理等不同角度迅速打开思路。例如运用对偶手法的对联写作就可以用这些方法进行。下面举个例子。
例7:学校筹办2008奥运火炬传递的宣传专刊,请为此专刊拟一个标题。要求采用对偶形式,且上下句分别含有“点燃激情”和“传递梦想”字样,每句字数在15-25字之间。(08年湖北卷)
解答这道题目,可以对上下句内容进行分工。上句要求含“点燃激情”字样,不妨写火炬传递的“眼前景”;下句要求含“传递梦想” 字样,则不妨抒发有关“梦想”的“未来情”。参考答案:点燃激情看激情的火炬登珠峰照耀千山万水,传递梦想愿梦想的金凤伴嫦娥飞跃四海五洲。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