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伊强劲了中国足球的心脏
东方卫视曾经有句很流行的话: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6月1日的法兰西,翩迁在土伦球场的杜伊科维奇俨然幻化成强劲中国足球心脏的泵机——1:1,但更多的不知疲倦,更多的坚韧不拔令所有人相信,中国足球的舞台,已在杜伊的牵引下无限扩大!
433的葡萄牙,杜伊仿佛看到了自己。同样膜拜边路,同样锐意进攻,或许葡萄牙足球沿袭的道路正是杜伊所企望的。从某种意义上,或许杜伊对如此比赛的掌控更具铭记意义——无论何时,自己,哪怕是自己的影子都是最大的劲敌!
从战术上,杜伊仍旧在强调边路进攻,尽管无论是代钦华、吕建军的右路还是于海、郑涛的左路都无法极致杜伊所恪守的“飞翼”哲学,但进攻寥寥的中国边路却在最大程度上阻隔了对手的边路进攻!单一的功能并不能搪塞杜伊“固执”的合理性:如若不是频繁上演的边路争夺,如若不是朱挺适时游弋到边路扯开防守空当,大概中国国奥无论在防守和进攻上都难与阵容更为齐整、天赋更加异禀的对手抗衡。而葡萄牙少年们失球后近乎惶恐的神情也彰显了场下不动声色的杜伊的成功。
或许在这种实质上并不十分强调结果的比赛上,过分拘泥于战术部排上的优劣已不合时宜,葡萄牙球员令人目不暇接的精巧技术才是土伦的魅力所在……但对于中国足球,对于期望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实现突破的中国足球而言,土伦却是一个必须珍惜的打磨自己了解别人的契机。在世界足坛普遍不甚重视奥运足球的大背景下,与其漫天撒网寻求“热身”,倒不如利用这样有组织的赛事来考量自己的训练成果。而在经历了80分钟的海风习习之后,杜伊依旧在延续他的神奇。
不得不承认杜伊在调控球员心理上失误卓绝:从亚运会的周海滨到土伦的王寿挺,从中乌战的崔鹏到今晚的于海,杜伊手下的队员不乏更迭,但不变的,是身着中国对艳红战袍的小伙子们不屈不挠的战斗意志,勇往直前的比赛作风!
尽可以怀疑现在这支所谓“国奥队”的球员成色,大概到明年8月,其中至少半数不会出现在杜伊出征奥运的最终名单中,但看看抽筋倒地后仍旧坚持的于海,看看强压下轻灵入球的陈涛,看看奋不顾身的王寿挺!他们身上散发出的是一以贯之的气息,是杜伊一手灌注并着意保藏的气息!
比之葡萄牙更为厚重的433,或许我们的边路突袭不免“照猫画虎”之嫌,毕竟葡萄牙的边路进攻来自国家队、国奥队、国青队甚至国少队沿袭下来丰腴的累计!而我们,却从未让“风格”成为几级国字号共有的交集……其实杜伊的边路奇袭尚算不得“风格”,不过是中国国奥现有内核的显现——杜伊所加盖的,我们应绵延是,是面对比赛永不放弃的决心,是对垒强手敢于拼搏的勇气!
土伦的雨,伴着杜伊,销声匿迹……
前一篇:有多少扑救可以重来?
后一篇:要了命的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