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郑智,欧洲是平的!

(2007-05-08 18:39:26)
郑智,欧洲是平的! 
郑智,欧洲是平的!
 
迪福的远射戳破了查尔顿最后的幻想。没有诅咒,没有谩骂,萦绕山谷球场的只是令人绝望的沉默……

对于郑智,查尔顿谈不上感激,对垒纽卡斯尔的进球不足以帮助球队保级;对于查尔顿,郑智也没必要忠诚,“降级回国”的言论甫一被媒体抓住就引来了帕杜取消首发的“报复”。比之多数不甚完满婚姻开局的“粉饰太平”,查郑之恋无味得令人咋舌……26岁的郑智或许迎来了与欧洲足球“爱恋”的正确时候,但查尔顿断然不是什么“正确的人”。

现在的郑智处在一个左右为难的路口:要么“神”一般地留在查尔顿履历“巴蒂”式的守候;要么“兽”一般地回归中超继续自己浑浑噩噩的“独孤求败”;向左,意味着搭架英格兰最野蛮足球的脉搏;向右,代表着今后足球生涯的永无亮色……那么,为什么没有隶属“人”的道路?一种不必妄自菲薄或着曲高难和选择?

当某支顶级联赛的球队无奈降级,主力队员往往作鸟兽散,国内媒体日前呼吁郑智留守查尔顿的一个理由便是“如果查尔顿能保留半数主力就可以重回英超”。暂不论“鳕鱼”们现有主力的成色是否真的能促使他们从“炼狱”般的英甲中突围,为什么赛季末段查尔顿的绝对主力郑智不能成为“留不住”的另一半?

长久以来,中国足球急功近利的环境令我们对“转会”存在太多揶揄——“树挪死人挪活”的老话被套用在中国足球内部更多演变为“被废”。具体到“留洋球员”的运作,中国足坛也似乎仅有孙继海、邵佳一的成功范例,而背后,却更多掩映着杨晨、谢晖、范志毅们失败的印记。究其原因,对“转会”理解的不透彻首当其冲——当苦心孤诣了13年的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现在还沿袭着“倒摘牌”的儿戏,还有什么理由企盼中国足球土壤对“转会”有所沉积?

世界是平的,弗里德曼早已在他的书卷中做了叙说。欧洲也是平的,浸淫了一百年历史和20年职业化的足球运动足以为任何企盼成功的球员提供机遇,当然也包括中国球员。在“转会”已然成为欧洲足坛的“生活方式”时,还局限于“留守”或“回国”的抉择无疑是狭隘可笑的。

当然,形而上的转变还有赖于各方更为实际的努力,包括俱乐部对自己球员价值的合理评估,对自我造血能力的进一步挖掘和足协对转会政策的拓宽放活。正是因为我们没有经历过“博斯曼”,才会对谭望嵩的“博斯曼”感到不解;同样,只有当我们真正履历了、运用了正确的“转会”的准则,才会使“留洋”这推促中国足球进步的“第三条道路”更为流畅运作。

欧洲是平的,欧洲足球也是平的。如果对于足球,对于转会我们的思路也是平的,霍然的前景也会令中国足球的未来更加宽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