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姚有麦无“姚麦”
如果说七战四胜第一场取胜的球队能赢得78%的晋级机会,那么接连的获胜或许会丰腴火箭前行的空间,最不济,也从姚明口中的“25%”擢升到了50%。姚麦的火箭又一次距离梦想余下了一半的距离……上一次,小牛终结了他们,这一次,没有人希冀如此。
当然,牌面上的利好不足以说明比赛的优异——相反地,比赛进行得宛若拉破鲁班手指的锯齿草,来来回回中十足生涩:火箭全场经历了太多的起伏,直至最后时刻爵士都拥有犯规停表的不绝欲望,而姚明麦迪也缺了第一战敲山震虎后的笑靥如花。
自然,犹他人的顽强是球迷、NBA希望看到的,作为季后赛首轮实力最为接近的对位,火箭爵士本就需要履历拯救悬念的义务!但问题是姚、麦之间的缺乏应和在令很多顺理成章的“简单”无可避免地“芜杂”。
比之爵士,火箭最大的优势就是有姚有麦,进而催生出进攻上的三种选择:姚明单打,麦迪单打以及两人配合。对于前两种选择,范甘迪永远不必担心,即便麦迪前两场命中率均不理想,姚明亦未体现出太强的打压力,但二人还是分别贡献了28分、23分、27分、31分!当然这还是颇为“常规”的表现,数千万的工资决定了他们拥有给予球队如此贡献的能力和责任……但摒却二人出色的单打对位能力,季后赛前两场比赛中火箭1号和11号之间并未发生什么滋人遐想的“化学反应”。第一局开场麦迪妙传姚明上篮以及今晚力拔山兮的空中接力便是96分钟比赛里两人奉送外界的仅有重叠……
姚明、麦迪二人的身材差异决定了他们之间的进攻合作更多要选择挡拆。如果说姚明迟缓的无法保证迅捷纵切的脚步是制约二人挡拆的一大原因,那么麦迪前两场过于自负的出手则更直接断绝了如此配合的想念!28投9中,32%的命中率不算太低,但第三节麦迪近乎偏执的三分线外出手无疑加大了火箭比赛的难度……诚然,火箭需要一个挺身而出的麦迪,全场观众也在麦迪第三节的执着中高呼他的名字作以鼓励,但身为球队领袖,寻求更为合理、经济的方式终结对手或许比屡屡在三分线外调整准星来得重要。
火箭全场有三段时间在进攻端表现出了高水平:第二节上半段,第三节大部分时间以及第四节前半段。但其中仅有第三节火箭的发挥得益于麦迪,第二节的11-5来自全队传球的迅捷顺畅,第四节前半段的优异源自以姚明为核心全面铺开的内外线打击火力,这两段时间麦迪都坐在场下休息,但正是在这段时间里,火箭的进攻更趋合理。
并非怀疑麦迪的个人能力,相反,姚明、麦迪的出色发挥是火箭取得胜利的基础,但二人的协同、呼应的确存在不足。没有“加乘效应”,火箭仰仗角色球员们的优异发挥(火箭9人上场均有得分,首发姚麦外得分均上双)浇灭了爵士反扑的气焰。但如同没有相信布泽尔下场比赛依旧勇悍一样,又有谁能永久捍卫“有姚有麦无姚麦”的火箭呢?
前一篇:丁俊晖,心中那只白鸽
后一篇:瘦死的鲁能比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