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能,吃亏是福
中国足球是上帝刻意安排的玩笑,而鲁能宿命般轮回也像极了这样玩笑的诙谐注脚……
或许没有人相信上赛季狂飙突进的鲁能六轮过后跌出三甲,即便有2005负于武汉后的一溃千里,“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蠢事也断不应该在着力打造“百年品牌”、“文化足球”的鲁能泰山身上应验,但事实是2005年的“武汉惨案”后鲁能同样罹受了主场对青岛的尴尬平局,进而遭遇工体0—4的晦涩。
简单的类比或许不足以说明更多问题,但同样的双线作战,同样的身心俱疲却是实实在在的事实!2007年,或许鲁能不会重蹈面对伊蒂哈德、北京国安的覆辙,但在人人都希冀鲁能用胜利证明“郑智离去不会给志存高远的俱乐部带来实质性的影响”的当口,鲁能的表现却难以令人真正满意!
如何评价鲁能在本赛季攻防两端的巨大差异?如何解释图巴近乎死板的排兵布阵?如何避免球员习惯性的注意力缺失?诚然,2007年是鲁能存在问题集中爆发的一年,但去年杂糅的隐患,今年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都是导致如此结果重要诱因!在某种程度上,或许单单考量鲁能现有的问题是不够的,毕竟应接不暇的变化很容易冲垮任何“计划”单薄的大坝——2005年有谁能料想到工体的0:4,又有谁能预见吉达的2:7呢?
或许,对待问题的态度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态度决定一切”,米卢这句为中国媒体折腾烂的名言终究还是“至理”,它对米卢的美国队适用,哥斯达黎加适用,尼日利亚适用,中国适用,同样,对鲁能也适用。问题是实在地存在着,洪水猛兽?或许,毕竟它们总在叨扰人们脆弱的神经……但问题或许也是一个契机,令鲁能上上下下重新定位,正视自己在中国足坛、亚洲足坛应处的位置。
可以说2007年的鲁能并不顺利,6场联赛,3场亚冠除了主场逆转城南一和的惊心动魄难有亮点可言。这样的反差不单是对鲁能球迷,同样也是对我们联赛水平的巨大讽刺——流失一名球员便浑浑噩噩,“三冠王”盛名之下其实难符!好在2007年比之2005年鲁能已有了“避免崩盘”的心理、技战术等方面储备,而这样经验的获得,也是在对方“火烧连营八百里”之后,在媒体球迷或善意或苛责的声音之后!
中国有句老话,吃亏是福。新赛季的鲁能或许在运气、技战术、人员调配等方面吃了不少“亏”,但这样的“亏”无非是在用一年联赛中的某几个积分作为代价,而作为着意塑造中国足球龙头旗帜的鲁能俱乐部,以如此代价换来的“历练”、“经验”,其实才是他们在自我完善过程中最大的财富!
前一篇:杨塞新,中国版夏洛克?
后一篇:郑智不是费德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