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永康,不见“永康”

(2006-12-01 21:05:26)
永康,不见“永康”
 
永康,不见“永康”
在诸多父母还在为自己孩子的名讳绞尽脑汁的时候,青岛球员马永康却用自己的被砍向世人证明了名字这玩意真的与现实命运没有什么直接联系。永康?或许曾经叱咤足坛如今凄然入院;也或许曾经蜚声歌坛如今销声匿迹……

无意再猜测如此血案背后隐藏了什么利害关系,经历了陈永强的口角械斗,陆博飞的拦路劫道和权磊的分手报复后,即便真的还有什么惊天密闻也在不绝于眼的血光四溅中显得见怪不怪起来。

与此条消息前后接续的是“男足国奥队艰难战胜伊拉克”和“郑智梦断英伦”。足球项目国际竞争力减弱,球员丧失留洋或就业的渠道,负面消息迭出……这其实本就是个存在因果联系的恶性循环!闭门造车促使范志毅狂妄自满,下岗失业敦促马永康招惹是非。或许在足球运动分外红火的欧美地区也不乏球员的自渎,但我们低迷的整体足球整体环境却在放大甚至推进此等劣迹!

足球运动员的侵略性是与生俱来的,不光足球,大多数竞技体育项目的社会学意义都是在竞技或观赏的同时宣泄他们的“战斗欲望”,亦即体育运动的“安全阀”作用。但当球员或球迷丧失了原本单纯的宣泄口径,不可避免会滋生诸如流血事件和球迷暴动之类的负面消息!马永康从与俱乐部交恶之后远离球场一年到身中数刀,如此看来道不是没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所以,对于中国足球人而言,搞好联赛不单单是一个“任务”的问题,它更是一种责任,一种对球迷的责任,一种对球员的责任,一种对自己的责任!职业化经营理念,科学化决策过程或许有些奢侈,但公平、公开的比赛内外部环境却是联赛组织经营者们能够实现也应该实现的!公信力的丧失不单单摧毁了一个联赛的品牌,同时也驱赶了球迷的热情,阻塞了球员激情发挥的通道。

当然,球员自身的问题也不容搪塞,举国体制下造就的心理畸形在有了外界诱因后很容易激发出难以克制的冲动,缺乏教育也导致球员自制力短缺……或许体教结合是解决此类问题的良好途径,但就如今的整体大环境看,无论是大学体育的容纳能力还是公众的接受能力,改革是难以一蹴而就的。况且,学习或自我完善更多是一个自我选择的过程,孙吉、孙祥不也在履历职业生涯的同时延续着语言的学习么?或许在埃因霍温看来,更值得他们惊异的,不是二人的足球能力,而是中国职业球员少见的语言能力。

大概,正式中国足球并不正统的风气促使了球员素质的普遍底下,无论如何,联赛总归是一国足球的根基,无论如何改变输出和输入模式,不从联赛自身入手都是徒劳的。

事不过三,2006年的中国足球圈确着实出现了第三起血案!似乎没人应对此负责,但其实人人都应对此负责!我们的足球,我们的联赛不应仅仅停留在争论层面!措施,足以夯实中国足球根基的措施才是阻止此类悲剧继续发生的唯一手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