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断
没有酋长装扮的球迷,没有发自大喇叭诡秘的歌声,甚至没有灼热的天气……可即便如此,在伊拉克这个不很“西亚”的所谓主场,中国仍然铩羽而归……
当对手率先打破中国球门,我想这场比赛或许会是前年10月13日客场负于科威特的重演;当陶伟为中国打进扳平一球,我想也会它会演变为97年逼平卡塔尔的复归;但当最终比分被对方11号哈瓦尔定格为2:1的一瞬,我明白原来今天的失利无非是在为明天“轮回”的产生做好储备。
比之国内媒体一致诟病的“锋无力”或者“腰不挺”,我倒更愿相信这些无非都是中国足球内部问题的表层掩映——毕竟无论是董方卓、李金羽还是陶伟陈涛,他们在俱乐部都已经证明自己完全有能力充当前锋或前腰的角色,但在比赛质量不见得比中超高多少的亚洲杯预选赛上,他们所呈现出的种种不足应该不全然出自个人能力的不足亦或战术的偏颇,更多的,应该源自对比赛解读方式的不统一,心理演进曲线的断断续续。
以今晚比赛为例,虽然朱广沪在中场中路安排三位防守型后腰的做法有待商榷,可在取得一分即可完成任务的前提下,这样看似保守的安排并非一无是处,况且在去年拉练欧洲期间中国正是凭借三后腰的战术顽强阻击了爱尔兰的进攻火力。可问题是首阵意外负于新加坡的伊拉克并非如中国方面的构想般一开场便狂轰滥炸,而是首先稳固防守,并利用积极的拼抢获得中场主动权进而谋划进攻策略。如此一来,中国本来安置相对靠后的阵线不得不前压进攻,但中国中路三人因为特点所囿又无法为锋线提供有效帮助,与此同时,已经习惯了进攻的三位后腰反倒忽略了对中场中路的保护,中国第一粒失球以及造成李玮峰黄牌的渗透都是对手发自我们如球场看台般空空如也的中路阵地!
由此,中国队员在比赛中第一次心理曲线的断裂产生了:游弋于进攻防守之间。
下半场中国换上邵佳一后进攻颇有起色,通过中路接应边路快速突破的打法一度占据了中国队员的脑海,或许这也是本场比赛他们第一次在心理上的统一。可在第二次落后时,队员们又一次陷入了心理曲线的断裂——中后场一味开大脚而前锋却只是不以高度见长的陈涛和邹捷……
就这样,中国完成了一场近乎自我毁灭的比赛。当伊拉克人为终场的哨声欢欣如孩子一般时,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一副照片:在伊拉克的断壁残垣下,当地少年正在和美国士兵进行一场足球赛。照片是定格的,比赛结果也无从考证,但浮现在他们脸上的笑容却至今鲜明地在我脑海流淌着……或许,对于足球,比赛心理的断裂,足球产业发展的断裂,高层决策的断裂所造成的困惑远比国破家亡来得凄苦。
面对电视转播断断续续的卫星信号,我们不得不容忍,可当中国足球内部的溃烂鲜明地反映到比赛场上,我们似乎不能对黄健翔口中那句“这不是世界末日”做丝毫妥协!
后一篇:德州电锯杀人狂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