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爱安全帽

(2006-01-14 23:12:45)
我爱安全帽
 
 
我爱安全帽

日前国内某权威媒体报道,荷兰某公司因向世界杯球迷兜售安全帽而大发横财。据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三个结论:一、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又增强了,毕竟人尽皆知中国在加大对农民工的关注力度,而这次世界范围内风行农民工标准配置安全帽显然有受了我们日渐强盛祖国影响的因素;二、足球“集体性”的原则再一次在球迷身上得到了验证,摒弃了俗不可耐的集体着装,远离了花里胡哨的集体油彩,“集体安全帽”更能体现“团结就是力量”的古老主题;三、抠门的国内某媒体第一次为企业做了免费的宣传,尽管只只提及生产安全帽的是“荷兰某公司”……

玩笑过后,我们应该来剖析一下“安全帽”产生市场需求的社会背景:众所周知,在欧洲,足球俨然不是一项普通的游戏,虽然与南美将足球当作“宗教”有所距离,但也断然称得上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除了比赛本身,赌博、歌唱甚至械斗都可以被称为足球的组成部分!由此,我们便不能不将这种结合了多元韵味的足球当作一种社会现象,一种无法脱离政治雾霭的社会现象来对待……当伦敦在去年7月赢得2012年奥运会举办权后不及24小时,伦敦地铁发生的连环爆炸案瞬间令流淌在伦敦人脸上的泪水由欣幸蜕变为苦涩!总觉得伦敦人正是因为没有品尝到胜利的甘美所以在面对“伦敦因为希腊委员投票失误获得举办权”这样的窘迫时才由显得尴尬。所以我们理所应当赌咒恐怖主义为体育界带来的阴霾,斥责政治迫害被加注到体育领域……但其实,恐怖主义从来就没有放松对体育赛事的德侵害,慕尼黑奥运会的惨剧历历在目,亚特兰大的爆炸声犹言在耳,伦敦,无非是承接这一系列惨痛的据点……所以,我们似乎应该有理由庆幸“恐怖主义”尚没有真正涉足到足球领域,但,这真的值得欣喜么?

记得前不久巴萨曾经和以色列巴勒斯坦联队进行了一场慈善比赛,想来既然连人肉炸弹横行的加沙地区都可以走出一支团结友爱甚至具有相当战斗力的队伍(最终比分是巴萨2:1小胜),那足以证明在足球圈更多地体现出了一种“天下大同”的氛围。但实际上,恐怖主义对足球赛事的远离难道不能从一个侧面说明足球比赛本身的影响力远无法和类似奥运会甚至申办奥运会这样的活动相比么?

从阿维兰热时代开始,国家足联就致力将男子足球世界杯打造成一项可以与奥运会分庭抗礼的王牌赛事,但经历了从阿维兰热到布拉特的过渡,世界杯虽然从其本身发展看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较之奥林匹克运动似乎却在拉开更为深邃的鸿沟。这自然基于多方面的原因:文化底蕴、受众数量、项目组成等等等等。可以说,如果世界杯依旧以现今模式继续发展下去一定无法企及奥运会获得的成就!但好在一切都在改变:市场推广更具多元化,商业包装更有鼓动性,强强对抗更添多量性……这一系列措施这在促使足球运动向着一个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而且在其发展的道路上也迎来了一个特殊的客人——恐怖主义!虽然听来有些哂人,但恐怖主义对足球的接近,让观众不得不头戴安全帽入场不正说明足球已经获得了可以被恐怖主义关注的资本么?要知道,恐怖主义的政治打击目标远非亚非拉而是较之更加发达与其更易产生矛盾冲突的欧美!所以,被关注,被威胁,其实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没人喜欢恐怖主义,也没人愿意在足球场见识恐怖主义,但我却愿意接受如此一个事实:足球确实是在扩大其世界影响力,至少人们已经开始预见恐怖主义可能会出现在足球场所以裁决以防患于未然!

亚里士多德说:“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同样,我爱安全帽,我更爱足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高哥与YOYO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