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与被抢
斯特罗迈尔-斯威夫特,这本来是个让我们感觉饶口和陌生的名字,要不是部分“姚蜜”总是将他几次在姚明头上暴扣的不满挂在嘴边;要不是战术分析专家对他在灰熊的表现进行评点;要不是NBA LIVE2005的玩家总是将他作为交易的对象玩弄与股间……我想没多少人记得这个毕业于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的大个子。但是时代不同了,2005年的夏天,“斯威夫特”这个名字对中国进行了全面的入侵!这自然是与他在自由球员市场的炙手可热有关;这自然与他和火箭暧昧不清的关系有关;这自然与他与姚明可能会产生的“非屈辱”的交集有关……
自从斯威夫特发表了自己心仪火箭的言论之后,中国球迷的“YI YIN”就伴随着火箭管理层引渡斯威夫特的工作一样甚嚣尘上!今天说“有了斯威夫特就等于总冠军”明天又有“斯威夫特是火箭通向胜利的最后一块砖”……我无法预测斯威夫特下赛季在火箭是否可以取得媒体预期的成绩,毕竟现在的口水到了赛季真正开始时才能看出哪口“含金量”更高,但是关于斯威夫特与火箭旷日持久的“签约马拉松”似乎也应该让我们从中看出些值得借鉴的东西!
我想斯威夫特一定是笑着与火箭签约的,因为他可以从那薄薄的纸张中憧憬到总冠军戒指的熠熠光辉!毕竟加盟了拥有姚明和麦迪的火箭比加盟其他球队更有希望获取成功,而这也正是火箭管理层“抢劫” 斯威夫特的一个最有效的砝码。反过来看,如果斯威夫特真的与其他球队签约也无可厚非,毕竟他们可以提供比火箭更为优越的个人待遇,相比于对荣誉无限渴望的老马龙,年轻的斯威夫特似乎更有理由先充斥自己的腰包,但他没有,他选择了希望,他选择了挑战……我们应该对他的选择表示钦佩,但同时我们也应该对NBA这种球员流动的自主性表示钦佩!在NBA球员更像一个主体,他们有选择自己心仪球队的权利,一旦合同到期,原先球队对球员就没有丝毫的干涉,球员只是凭借自己的号召力和经纪人的运作在自由市场中打拼!而我们呢?我们球队的球员更像是球队的附属品,训练比赛,一切围绕所谓“俱乐部利益”打转,久而久之我们的球员在丧失个性,在可能不适合自己的俱乐部中磨平棱角……那应该怎么办?自然是激活球员交易的大市场,让球员有自己的空间,到新的环境中重新打开属于自己的天空!转会到浙江的前辽宁队员吴乃群的咸鱼翻身以及转会新疆的前山东球员吕小明的展露头角就是很好的例子!让品牌在众多被球队对球员的“抢劫”过程中得以推广,让球员在“被抢劫”过程中重拾信心超越自我……何乐不为呢?
我想关注火箭的球迷也一定笑了,这从大家兴致勃勃地搞的“庆祝斯威夫特加盟签名”、“我看斯威夫特前途讨论”的活动就可见一斑,NBA已经肆无忌惮地抢劫了我们这么多的关注这么多的精力,这还不算,精于市场推广的他们还适时召开了“篮球无疆界”活动以及玉成了“小皇帝”的来华……流火的七月,已经俨然变成NBA强占中国市场的最前线,而伴随着球迷被“抢劫”后仍痴迷的态度,我们那些在冷气房里冥思苦想“如何推广CBA”的领导们是否该从这“抢与被抢”的反差中学到点什么?
Ljlj1314@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