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篇•对《飘》中家庭教育问题的思考
(2013-04-03 17:04:22)
标签:
《飘》家庭教育思考溺爱学习杂谈 |
分类: 读书心得 |
前段时间,读完了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长篇小说《飘》(由费雯丽和克拉克·盖博主演的影片名为《乱世佳人》)。全书85万字,小说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主线是好强、任性的 庄园主小姐斯佳丽和几个男人之间的爱恨情仇,与之相伴的还有社会、历史的重大变迁,旧日熟悉的一切的一去不返……《飘》既是一首人类爱情的绝唱,又是一幅反映社会政治、经济、道德诸多方面巨大而深刻变化的宏大历史画卷。
作为一名家庭教育的关注者,读完《飘》这部长篇名著,我更多地是对小说中家庭教育问题的思考。斯佳丽的孩子小韦德、小美蓝以及媚兰的孩子小博,三个孩子性格各异,是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造就了三个不同的孩子。
一、良好家庭教育的“杰作”——可爱的小博
《飘》中提到“小博”共48处。
作为小博的母亲,媚兰喜爱读书,性格文静,在亚特兰大颇有人脉。在很多妇女团体中,她都担任重要职务。媚兰是周末乐团的负责人,她把妇女竖琴乐队、男声合唱团、女青年曼陀林与吉他乐队都统统合并到周末乐团里。她还是阵亡将士公墓装修协会的秘书和联盟赈济孤寡缝纫会的秘书……
媚兰是典型的好妈妈:
——她对孩子有耐心,有爱心,在她的教育下,小博是亚特兰大最有规矩最可爱的孩子;
——媚兰对孩子们有一套自己的办法,那是其他人永远也不会懂得的;
——媚兰可以装扮成“北方佬”躲在沙发后边,让小博扮演李将军,让小韦德扮演皮克特将军,两个孩子手中举着大刀向沙发“进攻”;
——媚兰总是一提起小博就喜笑颜开。他要给你孩子买匹小马;还要让他将来上大学,到哈佛去;让孩子到欧洲旅游去……
在这种良好的家庭氛围中,在这种精致的家庭编码的的熏陶下,小博活泼开朗,健康快乐地成长着。
小博是良好家庭教育的“杰作”,小博是可爱的。
二、缺少父爱,母亲简单粗暴——可怜的小韦德
《飘》中提到小“韦德”共263处。
在小韦德出生之前,爸爸查尔斯就离开了人世,妈妈斯佳丽,根本就不爱孩子。她整体忙于生意,忙于应酬,无心照看小韦德。
斯佳丽不是一个称职的妈妈:
——斯佳丽对小韦德几乎毫无兴趣,有时甚至要记起他确实是她的孩子也不容易;
——小韦德很怕妈妈,因为妈妈在不高兴时经常会对他大声呵斥,让他到其它地方玩,不愿意他呆在自己身边。只顾忙于挣钱,再加上脾气过于急躁,斯佳丽没能赢得孩子纯真的信任和爱戴;
——经历过战火的小韦德经常给大炮声震得说不出话来,即使炮声停息了,也总默默在牵着斯佳丽的裙子,哭也不敢哭一声,晚上他不敢上床,害怕黑暗,害怕睡着了北方佬会跑来把他抓走,到了深夜,他那神经质的低声啜泣也会把思嘉折磨得难以忍受。在小韦德最需要妈妈的时候,斯佳丽没有去安慰孩子,没有去抚慰孩子受伤的心灵;
——小韦德没有朋友。由于妈妈跟北方佬、皮包客的过多交往,南方很多有身份的人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跟小韦德来往。
——小韦德从一生下来就没有爸爸,他性格懦弱,遇事没有主见。在斯佳丽和瑞德·巴特勒船长结合之后,爱孩子的继父稍微温暖了一点缺少父母之爱的幼小的心,但是继父的爱已不可能使小韦德冷冻的心彻底解冻。
缺少父爱,母亲简单粗暴,直接导致小韦德体内缺“钙”,小韦德是可怜的。
三、溺爱的“牺牲品”——可悲的小美蓝
《飘》中提到小“美蓝”共143处。
小美蓝是斯佳丽和瑞德·巴特勒船长婚姻的结晶。在物质层面,小美蓝不缺少任何东西;在精神层面,她不缺少父母的爱,然而,正是由于小美蓝被过度满足,才导致了她任性、没有规则意识,并最终导致四岁的小美蓝在骑马跳栏时摔下马,永远地离开了深爱她的爸爸、妈妈。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爸爸、妈妈不加节制的爱,尤其是爸爸没有原则的爱,害了小美蓝:
——瑞德对小美蓝在物质方面的要求有求必应,要月亮不敢给太阳;
——不管小美蓝有多淘气,瑞德总是袒护她、骄纵她,听任她胡搅蛮缠,从不批评她;
——瑞德带小美蓝旅行期间,她可以任意玩耍,任意什么时候上床睡觉,所有的作息时间都被打破了,她可以自由自在、随心所欲;
——小美蓝总是跟着爸爸进戏院、下饭店,去赌台,困的时候睡在爸爸怀里,不困的时候尽着性子玩闹,养成了很多坏习惯。
小美蓝走了,走得那么突然,让作为父亲的瑞德及周围人都无法接受。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小美蓝的死似乎又是必然,因为是父母的溺爱造成了小美蓝倔强而不服管教的性格。
是父母的溺爱害死了小美蓝,小美蓝是可悲的。
《飘》只是一部文学作品,其中的斯佳丽的孩子小韦德、小美蓝以及媚兰的孩子小博也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但从《飘》中三个孩子不同的命运,我们应该对我们的家庭教育进行反思:我们的孩子缺少父爱母爱吗?我们溺爱我们的孩子吗?
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等人提出的“五元家教法”,父母的教育素质应归纳为五个元素,即现代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健康的心理、良好的生活方式、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作为父母,我们应该不断学习家庭教育理论,提高自身教育素质,使我们的孩子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2013年02月07日—2013年03月16日读《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