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两岁零八个月,下半年就要上漯河市直幼儿园,要求入园前要对孩子进行体检。今天是8月16日,离体检结束的期限8月20日还有几天时间,我和爱人决定今天带女儿体检。
女儿早上7:00起床,洗刷完毕。出发前,我就对女儿说:“郝韵,今天我们要给你检查身体。上幼儿园的每一个小朋友都要先检查身体。”我想让女儿知道,我们今天要干什么。
我们开车来到了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因为体检时要抽血,我们没有让女儿吃饭。
到了体检点,排队填表、缴费,我们的前面已经有好几位家长。
体检开始,第一项是视力检查。我们引导女儿向检查视力的阿姨问好。
阿姨让先熟悉一下视力表。我一看,幼儿视力表跟成人视力表有很大不同。视力表上画的是苹果、杯子、雨伞、鱼、小鸭等,孩子只要能认出来对应行里,阿姨指着的图片是什么,就表明孩子视力达到那一行的标准。
2岁孩子的正常视力应该达到0.5,3岁孩子的正常视力应该达到0.6。
阿姨很有耐心,让女儿先熟悉一下视力表上的物品。
在正式测试的时候,女儿很配合,轻松说出来了阿姨指的东西,视力为0.6,很正常。
视力检查结束的时候,我们跟检查的护士阿姨挥手再见,女儿也挥手说:“再见”。
接着给孩子检查的是身高、体重、听力,这些都没有问题。
最后一项体检是抽血。
我们过去的时候,有好几个小朋友都在哭。
我对女儿说:“郝韵,一会儿抽血的时候有点疼,你要坚持一下,不要哭。小熊摔倒的时候有点疼,都不哭,是不是?”前几天,女儿刚看了小熊绘本《不哭》,讲的是小熊、小老鼠、小象、小兔、小猪摔倒了都不哭。
女儿说:“小熊不哭,郝韵也不哭!”
我笑着说:“对,郝韵最勇敢了,有点疼也不哭。”
郝韵前面是一个很活泼的小男孩,轮到他检查的时候,他自己一下子坐在了抽血的凳子上,高兴地说:“该我了”。
我想,这个小男孩肯定不会哭的,因为他看上去一点也不害怕。
然而当护士的针扎到小男孩的臂弯时,他“啊”的一声哭了出来。爸爸和妈妈赶紧同时伸出手,按住了小男孩。旁边站的一个老太太,可能是小男孩的奶奶或姥姥,也冲上去抓住了小男孩的手。这阵势,真像几只老鹰一块儿抓住了一只小鸡。“老鹰”们一个个如临大敌,表情严肃。
扎针抽血虽然有点疼,但不会吓着孩子,倒是大人们这样一来,吓坏了孩子。
我在想,难道孩子抽血或打针时,父母没有其它方式可以选择吗?
轮到女儿抽血了,我又对女儿进行强化,说:“双双老师说了,抽血有点疼,但郝韵最勇敢了,郝韵不哭是不是?”
女儿高兴地说:“郝韵不哭”,然后自己坐到了抽血的凳子上。
在妈妈的引导下,女儿对护士说:“阿姨好。”护士微笑着对女儿说:“小朋友真懂事。”
我对女儿说:“把小手伸出来了吧?”
女儿很高兴地伸出了手。女儿上早教时,老师经常说的话就是“把小手伸出来”,她已经很习惯这句话了。
扎皮筋,消毒,女儿很配合。
我站在一边,心里有点担心女儿会哭,但脸上的表情还是很轻松的。
爱人站在一边,扶着女儿,护士准备好了抽血的针头,轻轻地扎了进去。妈妈安慰女儿说:“有点疼,很快就会好的。检查完了我们就喝牛奶。”
女儿的注意力可能已经到了我们带的一盒纯牛奶上。我们来的时候,因为体检,没让女儿吃饭,只带了一盒纯牛奶。纯牛奶是女儿的最爱,女儿想着纯牛奶,抽血已经结束了。
护士用一个棉签按到抽血的地方,夸奖女儿说:“小朋友真棒,真勇敢!”
妈妈教郝韵对护士说:“谢谢阿姨”。
郝韵对阿姨说完谢谢,仰着小脸,自豪地走出了化验室。
给孩子抽血或者打针时,父母可以换一种方式和孩子沟通。两三岁的孩子完全可以忍受扎针的疼痛,关键是父母怎么样引导。孩子的忍耐力就是在一些小事情上慢慢锻炼出来的。
事实上,只要父母运用自己的智慧,有足够的耐心,让孩子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孩子体检扎针是可以不哭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