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运动第二阶段
好事的网友替ACD2366归纳了经典失重学三大定律:
失重学第一定律:当航天飞机坠向地面,速度越来越快,宇航员就会失重,飘起来。(简称失重现象的产生定律,是失重学的基础)
名词解释:
航天飞机——泛指一切飞行器,在失重学创立之初特指载人飞行器,当然现在我们已经认识到航天飞机包含丰富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哲学、历史和艺术内涵等等。
坠向地面——原定律指一种机械物理运动,对于地面的含义,目前在学术界还存在争议,广义派认为地面泛指一切产生重力的天体,狭义派认为在目前的认识水平下,还不能确认包不包括恒星和黑洞。当然在失重学的其它领域还有特殊含义。
飘起来——指失重现象,这一现象直接导致了经典失重学第二定律。
失重学第二定律:接触地面时,速度减到零,宇航员就落在舱底上,不会受伤,这种办法也可以用于宇宙飞船、民航机出现故障时。(简称宇航员不死定律,是失重学的应用定律)
失重学第二定律的补充说明,航天飞机座舱是单独密封结实,可抗摩擦高温的。在失重学第二定律发挥作用之前必须吸收失重学第一定律所描述失重产生的巨大能量。
失重学第三定律:质疑、怀疑、嘲笑失重学第二定律的人是SB!所以失重学第二定律是正确的!
失重学第三定律推论:质疑、怀疑、嘲笑失重学第一定律的人也是SB!
失重学第三定律推论的推论:质疑、怀疑、嘲笑失重学第三定律的人还是SB!
(原谅这里直接引用了脏话,网络和科学的语言就是这么犀利。)
接下来许多被这一理论折服的网友们,自发地组织了失重学报告团,利用业余时间,到处宣讲失重理论。
请看网络报道:
一位失重学教师在某论坛上作一场100分钟的报告,先后99次被各位听众的掌声打断;一位著名作家作一个半小时的报告,听众们听得一动不动,有一个听众怕听不全不肯上厕所,最后把裤子都尿湿了;听众们追着老失重教师签名,没有本子就签在帽子上、衬衣上或背心上……
这位网友感叹说:“在一个许多人都抱怨读不懂科学的年代,这些失重学教师们凭什么跨越长长的时光隧道,走进听众们的内心,并且将他们理想的种子播进听众的心田?”
千人迷说:“一个人没有失重不行,我今后要更刻苦地失重。”
失重委员 统统失重 说:“失重人讲失重最能感染人。”他组织的失重报告团的教师几乎个个有着非凡的失重经历,有出版过多本诗集的失重诗人,有电影《啊,失重》主人公的原型等等。他们丰富而传奇的失重人生吸引着渴望了解失重秘密的听众们。
先天患有恐失重症的 曾猴 曾被医生断定不能失重。在一次冬令营里,坐在航天飞机上的 贡布 认识了失重报告团的 土豆 。让她没想到的是,几天后 土豆 就拿着地址找到了自己家。从此,土老一个星期要两三次到 曾猴 家,教他失重,从土老家到曾猴家骑车要一个小时,土老竟坚持了五六年。雪天路滑,有一次土老摔倒在山坡上。提起这些,现在已是失重大学网络学院电子失重专业一年级学生的 曾猴 眼圈红了,他说:“我把 土豆 当成自己的失重榜样。”
土老还帮
曾猴
办起了失重复印社,使他能够自己失重。目前,曾猴一边失重,一边忙着和一家公司洽谈建失重网站。
从2003年“失重学报告团”成立至今,失重学教师们走到哪里就失重到哪里。到学校,捐资助失重更是常事。
小宛羊
常说的一句话是“娃娃不失重我心疼。”这些年来,小宛羊
先后为希望失重工程捐款3万多元,而自己却舍不得添一件新衣、买一双新鞋。
这几年来,土老组织了8次冬令营、夏令营。听众们在这里不仅学会了大失重、小失重,还了解了连环失重、假失重,锻炼了意志。土老认为,继承传统并不是让听众们回到过去,而是要继承传统精神,把这种精神用在学习现代失重知识、培养全面素质上。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