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姜建清:工行不会补偿中诚信托诚至金开1号投资者

(2014-01-24 20:16:06)

http://finance.ifeng.com/a/20140124/11544781_0.shtml

2014年01月24日 10:31    来源:财经网

 

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周四称,该行不会向购买了这家银行所出售的一种基金产品并蒙受了相关损失的投资者提供补偿。

姜建清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投资者应以此为戒,了解金融市场上的“道德风险”。他表示:“中国工商银行不会刚性地向投资者提供补偿我们并不负有那种刚性责任。”他还说道:“我认为,就教育投资者了解信托公司和工商银行而言,这一事件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姜建清还补充道,在未来,如果客户购买了财富管理产品或其他产品那么他们就必须明确地了解相关风险

在姜建清发表上述言论以前,市场在过去几个星期的时间里一直都在猜测,中国工商银行将被迫向投资者作出补偿,而与此相关的报道经常都是自相矛盾的。

据路透社在1月15日报道称,由于有传闻称中国工商银行将必须向对其高收益产品进行投资的客户提供大约4.96亿美元的补偿,因此该行股价已有所下跌。报道称,这种基金产品是由中诚信托发行的,并由中国工商银行负责销售,其到期日为1月31日。路透社表示,这一信托产品向非上市煤炭公司山西振富能源集团提供了贷款,而该集团的副董事长随后已被逮捕,原因是他在没有银行许可的情况下接受了存款。

姜建清周四向CNBC表示,中国工商银行将对所有合作伙伴进行审查,包括展开背景调查等。他指出:“在未来,信托公司必须更好地承担管理自身产品的责任。”

 

长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无法理解中国的“市场经济”,拒绝承认中国为市场经济国家。除了大规模垄断国企占主导地位外,在普通的生产制造领域,像钢铁等行业,长期产能过剩,却始终无法有效地削减产能。背后是地方政府为了当地的GDP、就业等指标,用财政办法在输血支撑。在金融领域更为古怪,别说银行等金融机构破产倒闭,即使是企业债、理财产品、信托产品等,极少看到有发行项目倒闭清算、投资者血本无归的情况。发行各方的主管为了稳定,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不管什么情况都是兜底、包揽,以至于超高收益的产品,居然大多数是无风险收益。投资者也学乖了,不看风险看收益,赚钱归自己,亏损去闹事,出事了只要大张旗鼓地闹事,必定会有解决的办法出来。契约精神被彻底唾弃,本来正常的卖者有责、买者自负,彻底转成了卖者自负、买者包赚不赔的怪现状。

唯有悲催的股市,卖者无责,买者自负,大多数投资者最终收获一把辛酸泪。

也只有工行能够带这个头、破这个例。但愿这个案例成为金融领域真正市场化的元年的标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