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底和逃顶,是每一个投资人的梦想。然而,仅仅是梦想而已。如果当真有幸抄到了底,不如说运气不错。
貌似巴菲特也表达过类似的意思:这世上绝大多数人都做不到,相信你也做不到。
做股票,我有两个基本原则:不做波段,有闲钱了差不多价格买进;不要融资,也不借钱提高杠杆。
波段,看起来很美,真正操作起来,会印证市场上的一种说法:“事后诸葛亮,事前猪一样”。我认为短期市场波动程度难以识别,很多技术指标都是滞后于股价运行,只是起证明作用,难以提示今后的操作方向。K线图、成交量、MACD、KDJ等大体如此。我自己曾经尝试着波段操作,想利用波动增加股数,但是败多胜少。原因可能是我一弄波段,贪婪和恐惧的人性马上会占据我的大脑,以至于判断经常失灵。长期来看靠技术指标赚到大钱的,中外都鲜有例证。
融资也是一个使自己心态失衡的好办法。上涨的时候固然喜悦,但是更多看到的是创伤。在我看来,融资就是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了旁人。
以前算是炒股,现在相当于投资。最近几年成交次数急剧减少,预计今后会越来越少。我慢悠悠地等着,等待全民皆股、股神满大街的时候。我想这一刻肯定会到来,周期就像四季寒暑一样轮回不歇。它可能会迟到早退,但几乎从不缺席。没有行情的时候,拿点分红,也不差。
兴业经营得很稳健。最近一直在大力推绿色金融,搞“美丽中国行”。银银平台还在自然增长。零售业务方面,除了信用卡推广,还有针对年轻人的旅游贷、针对老年人的安喻人生2.0版、最近又出了个针对老人小孩的个人医疗贷款。哪里有需求,兴业就会冲向那里。前三季度存款增长得不错,存贷比相对很低,为明年的业绩打下了基础。这样稳健的经营,这样有前瞻性的管理层,这样有活力的员工,我想不出为什么股价会跌倒净资产附近。不过,面对这种价格,没有感觉一丁点的恐慌,只是对市场的行为无法理解。至少,未来几年内,银行股继续赚钱是比较确定的吧?
同样地,我也难以理解为什么创业板中很多个股,PE都被炒到60倍以上、大股东已经在高位大手笔减持套现,改善生活去了,市场居然还能捧臭脚接盘?
所以,股票市场其实不适合大多数人介入。7亏2平1赚的铁律,深刻揭示了大多数人的结局。此刻银行股超级便宜的时候,因为下跌怕套不敢买,宁愿等到上涨了花更多的钱去追高。恐惧和贪婪,是永恒的人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