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v.qq.com/page/u/5/p/u0012zjch5p.html
刚才万建华董事长做了很精彩的演讲,关于互联网技术、互联网经济对于金融带来的影响,我们也交流了很多,应该说万总的很多观点,对我有很多的启发和提示。那么我想,今天我在这里,讲一个就是如何用互联网的精神来做好我们金融服务的改进工作。我主要讲两层意思。
第一,就像万总刚才讲的,今年以来大家对互联网的技术,互联网的经济,互联网的企业,甚至于互联网的金融,带来的一些变化,带来的一些影响,以及对我们金融机构今后将带来什么促进和变化,大家议论很多。那么我们首先看看,互联网技术这些年确实有很大的一些变化,这些技术主要是,比如说互联网的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变化。那么这些变化,我觉得集中体现在这四个,一个就是开放,一个是平等,第三是协作,第四就是分享。
正由于说这四个方面,可以归纳为互联网的基因,或者是互联网的精神,推动了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互联网经济,以及互联网企业的高速成长。如果我们再纵观世界上,从互联网技术来看,大家都知道80年代IBM最早推出OS2的时候,当时那个系统应该是非常先进的,逻辑也是非常严谨的。但由于系统是封闭的,所以现在用的人越来越少,慢慢慢慢地被大家遗忘了。相反,我们现在经常说互联网的这些协议,比如说TCP/IP,就是基于这种大家是平等的,分享的,开放的,所以现在慢慢成为一种主流的技术标准。企业也是如此,不论是谷歌,还是facebook,不论是我们中国现代的腾讯或者是阿里巴巴,它都是以建立一种开放的平台,平等的互动的分享的,所以它们就成为一种潮流,成为现代互联网企业当中的巨人。所以我想,第一层意思就是说,开放、平等、协作、分享,应该是成为互联网的基因或者是互联网的精神。
我想说的第二个意思,就是刚才大家都在讲、万总也在讲,就是说这些互联网的变化、进步,对金融企业到底会带来哪些影响?
那么我们首先先来分析,金融的本质是什么?金融首先应该是基于银行账户管理基础上的支付结算、资金互通、以及资产管理。金融本身最主要的应该是这个方面。如果再细分,金融应该还分成两大类。
一大类就是必须面对面的、量身定做的专业化的服务。我们通俗称之为“贵族”金融。比如说,我们现在通常叫零售当中的私人银行业务,比如说我们对公的投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还比如说信托业务、托管业务,这些都是必须依赖商业银行的专业服务。那么这一类业务,我们认为互联网的这些进步对它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是不大的。
另一类就是面对广大老百姓、普罗大众的大众化、标准化的一些服务。那么按照现在时髦的说法就可以叫做“屌丝”金融。那么这一类,应该说互联网的技术进步会带来很大的影响。大家知道,在中国做零售业务,特别是面对广大一般客户的这些服务。最大的制约因素是什么?是成本。因为要对他们进行服务,要有网点,要有人员,要有机具。那这些都是制约银行提供这些服务的最大制约。特别在中国,首先看零售商业现在的竞争是何等的白热化,大家互相杀价,杀得其实在商业领域要盈利是非常困难的。同样的,在零售金融也是如此,现在利率还没有完全市场化的情况下,其实零售金融的盈利也是很辛苦的,当然在座的丁行长可能很有体会。如果今后利率市场化了,零售金融特别是对一般客户的这种服务,一方面要做得好,另一方面又要盈利,是很辛苦的。怎么办?就必须用这些互联网的技术的进步,来进行这方面的服务。那么在这一方面,做IT的大家都知道有个摩尔定律,也就是说,18个月或一年半的时间,成本会降50%,也就是说,用同样的成本,它所得到的比如说网络的带宽,设备的存储能力,主机的运行能力,18个月后就可以降50%。这个当然只是一个趋势,一个大概。
那么银行如何应用这些技术的进步来做好这方面的服务?我认为是大有文章。那么今后,零售金融从总的来讲,它的发展趋势:
一是,从复杂到简单。比如说,大家普遍感觉到,到银行,服务,太烦。特别是监管部门要求我们银行要做很多事,那么到银行首先要填表,这个表格又非常复杂,很多客户不厌其烦。那么今后一定要做到简单。
第二个就是说,我们银行过去往往强调功能:我这个产品有多少功能,我这个系统有多少功能。但是不知道,客户最主要的不是你功能有多强,而是你客户的体验有多好。这是最重要的。
第三个,我们过去银行往往是站在自我为中心,从自己的角度去想别人的事。今后要逐步站在客户的角度,充分体现平等,银行跟客户是平等的,站在客户的角度、客户的视角去想她所需要的金融。
第四个,银行过去是中介,那么如何逐步地向自服务、自金融方面去发展?如何把很多服务的事情交给客户自己去做?举个例子,刚才说,现在很多银行都推出了微信服务。微信服务,我觉得一个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把很多功能、很多服务的选择交给客户自己去做。
第五,就是过去我们不论是系统的建设、开发,还是产品的功能设计,往往都是站在男人理性思考的角度去思考。其实今后要逐步向女人的感性上去认识这些。因为在中国的家庭,理财的、家庭日常支付的大部分是女人的事。另外女人在这些零售服务的感受上,应该更有发言权,好与不好,女人更有发言权。
最后一个,今后技术的进步,比如说WIFI,无所不在,再加上我们现在的智能终端的普及,比如说智能手机、IPAD,成本是越来越低了,今后可能这种智能手机成本降到了几百块。那么wifi到处都有,智能终端非常普及,那么这种的服务可能随时随地都可能进行,也就是说银行从过去严重依赖网点,向逐步地减少对网点的依赖去转变。最后就由于大数据年代的到来,银行今后的营销,从过去简单的营销,甚至叫做从上到下、搞运动,搞那种什么一顿一顿的单一的营销,今后逐步会转向基于数据分析的精准式的营销,或者是事件营销。那么这些可能都是今后零售业务、零售金融发展的大趋势,也为我们银行做好这些服务,如何运用这些信息技术的进步奠定了基础。
那么银行如何做好这些服务,特别应用这些技术呢?应该从四个方面:
首先要建立一个好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能够提供综合性的一些服务。特别现在大家都知道有种APP的这种商店,实际上银行的服务完全可以借鉴这种模式,银行在这些平台上既可以卖,比如说我兴业银行自己的产品,也可以代销别人的产品,完全是可以的。
那么要建立这样的平台,首先要把游戏规则定好,这是一个基础,如果没有规则,没有统一的接口,那就会乱套。
第三个,对外的开放的平台,要基于内部的集中的作业,集中的管理。所以后台作业非常重要。
最后,我想,我们必须用互联网的基因,互联网的精神来做好我们零售金融的服务,保持我们创新的意识,创新的激情。
谢谢大家。
9月5日已经有媒体报道了李行长的发言主题。今天看了全篇,感受颇深。
当前的中国银行业,正身处重大变动时期。越是历来条件优越、躺着赚钱的银行,今后的前景越是暗淡。我看重此时银行业中充满激情、富有挑战的银行,不喜欢那些转型缓慢、国企病缠身、战略方向不清晰、高管频频变动的银行。兴业一系列前瞻性的创新和制度安排,未来在股份制银行中胜出的可能性很大。在李行长看来,零售金融不好做,很辛苦;小微企业金融的竞争也很激烈,受互联网和民营银行的冲击会比较大些。毫无疑问,应对互联网的冲击,兴业准备好了,针对“贵族”金融、个性化定制服务,兴业的机制、人才,确保兴业同类业务在股份制银行长期胜出。对于“屌丝”金融、零售金融,兴业的办法是,打造一个好的开放的平台,减少成本支出,银银平台就是其中杰出的典范。
如果每个银行都有一张记分牌,那么兴业的这张计分牌上,它的一贯表现值得我给它加分。
它的未来,已不可限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