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篇邵子钦评点兴业银行的小短文,http://kuaixun.stcn.com/2013/0508/10466392.shtml,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分析师(邵子钦)5月8日发布兴业银行的研究报告。
兴业银行同业业务模式实质上是跨机构、跨市场的低风险套利。
公司具有充分的同业负债来源、良好的同业业务基础,借由快速创新和灵活的融资方案设计,变主体信用为“资产信用”,进行跨市场、跨机构的“资产-资金”融通,实现低风险套利。同业资产运用、同业负债集成能力均优于同业。同业资产、负债长期匹配,具备进行期限套利和高收益同业资产配置的空间;同业业务风险控制体系成熟,交易对手风险控制+融资主体信用风险控制双重风控保证了较高的资产质量。
“大金融”资源或使公司率先获益于“泛资产管理”大势
金融机构资产管理边界日趋模糊的趋势下,公司“大金融”条线的项目积累、同业资源积累,以及丰富的金融牌照或使公司在打通跨市场、跨金融机构投资边界的创新中率先获益。
超预期表现取决于公司“结构化融资”的创新。
传统同业业务模式在同业竞争加剧,以及监管政策抑制的条件下增长、获利空间都将受限,而公司良好的同业业务基础将使其在“融资结构化”趋势下有更强的资源整合优势,创造新的活力空间。
公司13年合理估值为27.52元
通过多角度估值分析,分析师认为:公司每股合理价值为27.52元,对应于13年预期收益,动态PE、PB分别是8.40/1.71;目前股价18.50元,对应13年预期收益的PE/PB为5.64/1.15。鉴于短期金融监管政策以风险防范、去杠杆为主要基调,对银行同业业务创新有一定抑制作用,因此给予“谨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短期内监管政策“去杠杆”倾向或将对公司传统同业业务的客户端造成负面影响;同业负债成本提升压缩同业业务获利空间。
再来看看他在2007年1月份兴业银行IPO即将上市前夕的研究报告,全文比较长点,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companyresearch/20070118/16183259689.shtml
我觉得比较有趣的是:
1.他当时预计兴业银行合理定价在3.5倍PB左右,推算的发行价格区间为15~18元,估值23~26元。
2.2006年底兴业银行的总资产、净利润相对于现在,极其渺小。
3.而不良率和拨备方面,“近3年兴业银行在贷款复合增长率达到30%的同时,不良贷款额持续上升,复合增
长率达17.8%”。“从拨备覆盖率情况看,正在逐年增长,2006年中期达到100%”。
相对于现在兴业银行的规模、净利润、不良率和拨备率------同样的这家银行,稳定而迅猛增长的业务,提取的超额拨备筑起的安全线,对比2007年初至今,同样的分析师和市场前后给出的估值大相径庭。不由得让人恍若隔世,感叹市场先生好恶两极偏差之巨!
我们的使命,就是市场出偏差到离谱的时候,来参与一次投机,耐心等到人声鼎沸的那一刻,把筹码倒给他们。
就这么简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