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个数据,说是咱们中国的小微企业有4600万家。好家伙,数量够多的,蓝海够蓝的。
既然有个数据,必定有其来源,估计是国家工商总局那里搞来的-----应该是企业的登记数吧?
但是仔细想想,即使真的有4600万家小微,其成色怎样呢?
咱们国家14亿人口,扣除离退休老人、学生小孩(两者约占三分之一人口强),扣除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工、国企、大中型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失业人口、无数的农民(农民有多少?),留给小微企业的雇工,还有多少?
如果每个小微企业雇工10个(这也太小了吧?),全国4.6亿人口的就业问题解决了。算下来,平均每家小微企业的雇工,也真是不到10个人。
这样看来,名为4600万家小微企业,但平均规模太小,对银行有商业价值的毛估估不到30%,算它1000万家出头。(生产型企业大约每家平均不超过40人、商业流通企业不超过20人,多了全国的人口又不够了)
这剩下来的1000多万家小微企业,真的有点企业的规模了,虽然基本上是家族企业,其账户财务会计数据也未必可信。但是还要扣除那些平稳发展的、非季节性经营的、不需要银行贷款的企业;要扣除那些偶尔出现周转困难、但喜欢向亲朋好友求援的企业。因为身边确实有不少同学朋友做小企业,多年经营根本没有银行贷款的。
如果30%的企业对银行贷款没兴趣、70%的企业发展依赖银行贷款的话,算下来,可能会求助银行贷款的小微企业,约为700--800万家。当然,都是拍脑袋、毛估估的产物。
剔出来的这些个小微企业,他们的贷款生意,到底有多少眼睛看着?
当地的信用社、农商行、城商行、小额贷款公司、高利贷、外资银行、股份制、国有大行,除了政策性银行、邮政银行,可能都会扑上去咬一口。
民生说,要咬它300万户,或者咬到三分之一,我有点狐疑。
兴业说,要业务下沉,开始做资产在6000万以下的小微企业,我觉得相对靠谱些。
补充一点,小微企业的平均寿命很短,大约是三年。工商局登记的小微企业,每年总有一部分已经停业关闭,但工商局要等第二年年检的时候才发现企业已经OVER了,而企业一旦设立登记,工商数据已经有了。因此,实际存续、正常运营的小微数量,应该小于公布的4600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