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看南外大牛如何DIY申请美国名校!

(2013-02-01 21:37:54)
标签:

转载

[宇妈注]  南外一直是留学的大牛校,今年南外高三罗希同学总结了自己的留学申请准备过程并整理成文,发在人人网,特将此文转发至此。罗希自己动手DIY申请美国大学,让人感佩。希望这篇文章带给DIY党的同学,祝你们心想事成!

写在前面:

这篇文章是我个人的经验,也就是说申请工科类院校的同学看看比较好。我一共申了三所(原本加州的也申了但是现在退掉了),然后就录了这三所,Harvey Mudd College, Rose-Hulman和Georgia Tech。因为我是完全DIY,SAT1,SAT2,托福什么的也没怎么上课,所以个人觉得是要有点勇气和决心的。在申请的时候也有很多迷惘的地方,所以在此一一把我知道的东西写出来,给大家一点经验。

首先是要明确为什么要DIY。

1. DIY才是美国大学需要的

每个人都知道,美国大学是很反感中介做出去的孩子的,那么既然我们是要努力让自己迎合他们,那么为什么还要专门挑他们不喜欢的事情去做呢?

2. 这是你自己的大学

既然上大学,就是要去自己适合的学校。如果你选的学校是你觉得自己靠自己无法申请一定要靠中介给你美化一下才敢申的话,那么或许你并不适合他。

大学是一个过程,高中是一个过程,高中到大学的这段时间,申请季,他也是一个过程。大学高中要自己走,那么为什么这段就要有人扶持呢?

3. 这才是体现你实力的方式

试想你是AO,你看到一个学生,在文章,活动里都很好的体现了TA的独立能力,领导能力,BLABLABLA,然而你却发现,他的文章,语言的熟练度,和你看过的许多篇文章如此相似,你会不会觉得这个学生的独立能力有待考究?这里肯定会有很多人反驳我,“我的文章是自己写出来的!中介只是帮我改了改!”的确,如果第一遍都不自己写的话那就真的不用看我这篇文章了,不过我只想说,我在写文章的时候,都会注意避开那些有可能会让人觉得千篇一律的文章格式或者内容等等,那你自己主动去把文章给改“正规”的行为,难道看申请看了几十年的AO会不知道?我一个在威廉玛丽读教育的老师几年前就跟我说,美国人都不是傻子,再傻也不会看了几十年还看不出你的文章是不是中介做的,要是更严重点,他觉得你的文章有雷同,觉得你造假了,即使你没有,也是直接被扔掉。尤其是这几年,我记得刚考完10月SAT的时候,在新加坡的机场看了几篇文章,老美写的,就说今年,查中介做的查的特别严,一旦发现类似的痕迹,就直接不考虑,理由倒是写的很多,什么要体现的是孩子自身水平啦,什么对美国孩子不公平啦,大学质量会受影响啦之类的。当时看到的时候我就想,这次是玩儿真的了,这种文章都传到我手上来了,那得有多少人都看过了啊。所以总而言之,最好还是自己写自己的文章,具体怎么写,我后面会说。

4. 最懂你的人是你自己

只有你自己才是最了解自己的人,才知道该怎样表现自己,才知道你为什么会喜欢这所学校,为什么会觉得自己和他很适合,别人,就是再好的老师,都不会比你更清楚你申请他的原因。而你的原因,无论是幼稚还是现实,亦或是理想主义乌托邦,都是你自己的,它inspire了你,那么也会用同样的热情,来inspire看你申请的AO。

5. DIY真心省钱

整个申请季,不算申请费,快递费,一共花了30块。。。买了本学校推荐的,很给力的书《美国本科申请成功谈》,原价50卖给我们只要30块哦~家里介绍出国的资料有两本,一本这个,一本远航,都是历届的精华,一定一定一定要看!

进入正题

首先是选校。选校这玩意儿什么时候都不算早,咱小时候不是还老考虑该上清华还是北大么。第一步是确定自己想学什么,这里就要提到一个问题,一定要学自己喜欢的,要不学不好。高中初中没法选,大学的时候一定要好好选,想清楚了,不要因为自己变得次数太多就随意了,也不要说什么我就想去排名前的学校。就好比我现在上的Harvey Mudd, 他college排名才14,但是Taylor Swift去开过演唱会!毕业年薪全美第一!录取难度和常青藤相当。再比如Rose-Hulman,都不参加大学排名,工科USnews 14年第一!再再比如GT,排名才35左右,工科排名呢?只排在麻省加州理工后面,而且还重视本科教育,实属我等死宅男死宅女的福地。

所以这里就要提到一点,美国的大学教育其实不是像中国一样,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他们是比较看重人文科学的,所以法学,哲学,商科,政治学什么的会在排名中占很大比例,也就是说如果,像我在文章一开头说的那样,要申工科的话,那么就一定要去看工科的排名,还要注意,是工科(不含博士)或者工科(本科)的排名,还有个排名也挺重要的,毕业年薪排名,出国的一百多万也不是小数目,还是要考虑一下毕业回报率的,都是爹妈的血汗钱啊。。。还有最重要的一点,申请学校的数目不能多。所以我的经验是,把这几个综合看下,然后不同的录取难度都要考虑,一共确认要申的,ED加RD不要超过7所。

接下来是标化考试

SAT1:我没什么好说的。。。给大牛跪了,阅读死都上不了700啊,但是根据我的经验吧,还是要多看书,多背单词,现在的学弟学妹肯定会不屑但是说真的到时候这两个会帮你大忙!

猴哥做入门,3500背熟,多看书,看原版。

SAT2:2400,我觉得这个是工科学校非常非常看重的东西。不过千万不要小看他啊!复习之前也是一大堆人说这个没难度啊这样那样的,但是真正复习起来还是有难度的。尤其是小高考啦单词啦CR啦writing啦搞得你都忘记这些东西的时候突然提起来,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结束的事情。有个悲剧的孩子就是,之前人家都跟他说简单说不用复习,结果他就计划提前三天看一下,结果一看,傻眼了。但我不是在说SAT2有多难或者要上课什么的,虽然我认识的很多人都之前各种“那有什么好上的”,之后“还是要上课啊你怎么不上啊”,但是我觉得上课倒是真的不用。你就去淘宝上搜下数理化(或者生物特别好的可以考生物)的SAT2 普林斯顿巴郎书买齐了回来好好从头到尾仔仔细细做3遍,然后要是能借到什么开普兰啊之类的就借,借不到就算了吧╮(╯▽╰)╭反正把正规的出的所有你能找到的资料全拿来好好的看,别在那儿啥都不会呢就说哪本书有错误啦哪本书不详细啦哪本书超纲啦,我就这么告诉你人家既然能出书你不能就是因为人家比你强,那你就好好跟着学!况且,难道从书里面找出错误不也是一种奖励么?这样努力过以后,无论是写文章,还是思想,还是行为,都会比以前有很大的不同。

AP:AP是我觉得很重要的一个,考了会加很多分的东西。3门AP基本上可以等同于一个700+的CR了,同时CR考的不够理想的同学我建议可以通过考AP的经济学来弥补一下。我考的是微积分和两门经济学,微积分个人觉得可以自己看书,但是如果觉得有困难的话还是要去上课的。经济学我上的是乐讯的,课是外教上的,(不过微积分就不是了,虽然声称是全英文授课),讲的很好,但是要善于发现问题,因为很多概念会很混乱老师也没讲清楚,就要自己去主动发现主动去问了。这里吐槽一下乐讯的书,一共两本,比我前几天在网上买的其他书要贵一些,上面写是乐讯内部教材不过实际上是巴郎的复印来的。。。更不靠谱的是,一门六千块的课居然复印的原始版本还是别人做过的,强烈建议不要用,习题完全做不了。

PS.刚刚收到消息微积分老师自己的AP书也出了,老师教的还是很靠谱的。。。貌似以后不用悲剧的像我们一样看那种书了。。。

托福:托福我高一考了一次考着玩儿,考的100+,然后就放着没管,然后6月SAT考完以后回家复习了一个月去考了第二次,考到110,于是功德圆满,28号去打酱油专门把口语给考好了~托福我觉得还是主要靠自己练习,不过在自己练习之前一定要先上个课,搞清楚托福到底是个啥。但是开了头之后我觉得就没必要再接着上了。因为SAT先考的,所以单词都不用刻意背,回家自己把TPO做3遍就行,把不清楚的题目搞清楚,严格按照时间要求写,TPO网上都有下的,PPT版本的就像考试一样,很真实,下面都有计时器的。

填App和填Common 表

这个没什么好说的我觉得,只要按照我们学校的刘博士说的填就一切OK啦,加州系统也是同理,幸好我们有学姐学长在前面都铺好了路,远航里面讲的就很清楚了,还有邮件什么的都有截图,我们只要顺着走就行。填表格什么的我想应该不会有人真的就不会填,要是看了老师还有之前学姐学长的经验还不会填的话,我觉得你就别出国了。

有的学校不用Common,要自己去网站申请,我觉得这反而是比较轻松的事情,因为没有那么多问题。。。我好懒。。。⊙﹏⊙b 所以决定申请之前要先去common上面查一下,没有的话就直接上学校主页,点Admission那个column,然后就自己看咯。

注意:要记得把各种deadline全部标记出来,然后在台历上圈起来,deadline之前15天一般是我开始准备申请的时间,除了GT。。。我申的时候只剩下8天,急的要死,不过还是很幸运的在deadline前两天交掉了。希望学弟学妹一定一定一定要引以为戒!

关于活动

第一条,        最重要的一条,真实。这里不仅仅是指不能造假,更是指最好要从身边的事情入手来写你的活动。每一年申请的时候,都会涌现出各路大神各种竞赛各种一等奖搞得人心惶惶,但是你要知道,人家看中的不只是你的已经有的成就,人家更希望看到你的潜力。就是说,如果你的简历里,各种活动层出不穷各种牛逼,那么,先不提这个可信度的问题,首先AO就会想,你已经这么牛了,我这个学校还能提供给你什么呢?一个已经很闪的金子是没有多少残余价值可以让人挖掘的了,大学更想要做的,是在石块里,发现璞玉,然后雕琢,最后让他成为一块宝玉。你去大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大学来打磨你,雕琢你,不是么?

第二条,        就是要表现出你的潜力。像我前面讲的一样,你的这个活动本身可能很普通,但是你要讲出你做他的意义。有个经典的例子,一个学生说自己每天拍日出,坚持了很久,结果被(好像是)斯坦福录了。很多人会误解,只要坚持就行,但是这个例子的着重点,拍日出本身,而是拍日出这个行为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启发,什么样的感悟,什么样的新的想法。注意:既然我这里讲的是申请工科类院校,那你写的东西最好能够体现出你的理科思维。我最近在种金针菇,那我就假设我活动写的种蘑菇。首先要体现这个种蘑菇,或者说在家自己种菜这个活动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做的时候碰到过什么问题,我又怎么解决了,(这是基本的),然后就要写,种金针菇的时候,有什么新的想法涌现出来。比如说,我做对比试验,改变某个变量,比如湿度还是光照还是培养基的厚度还是遮盖物和蘑菇伞的距离等等,发现这个时候的蘑菇长得最肥厚,或者伞部最大,或者根部最长,或者发的最快等等,这样就把这个很普通的东西变成了科学了,就体现出了这个活动的意义了,在接下来,就是这个活动的长期或者社会效益,农业可能因为这个有什么进步啦或者中国贫困山区的农民也可以通过蘑菇改进生活啦BLABLABLA,然后你对这个问题还有什么想要了解的啦之类的。当然我这只是随便举个例子,只是希望能给写活动的孩子们一点启发。个人觉得一篇好的活动完全不会逊色于一篇好的PS,而COMMON APP上的活动可能比PS还要难写,因为要把一整个有血有肉有那么多东西的活动写进250词里。

第三条,        活动列表奖项里的活动最好要多样化。但是这个只能靠积累所以╮(╯▽╰)╭

关于PS

这个是大家都知道的重要的东西,但是我觉得很多人会把这个和活动搞混。这个是要讲你自己是怎么样的而不是描述那个活动的。人不是一天形成的所以不能靠一个活动也表现你的整个人。大学并没有说要某一类型的人,他们只想知道真正的你是个什么样的人,任何一种品质都可以成为你的优点,吸引人的地方,只要他足够真实,只要他表现的是真正的你。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女生是个吃货,特别好吃,美食家,那么她的PS里就可以以这个为主题。但是这并不是说要肤浅的说什么我好吃啦怎么怎么,而是要说,从小到大,我对吃的理解是怎么变化的,又让我体会到了什么,让我变成了一个什么样的人,而这样的我对社会或者身边的人又有什么影响。

假设我是吃货,我PS就会这么写:

我从小就好吃,小时候对吃的认识是怎么怎么样的,就是美味的,然后长大一点后,爸爸有时候忙到很晚回家还不忘给我带一根我特别爱吃的香蕉,或者某次考试前,家里吃螃蟹,我没空坐着慢慢吃,妈妈就把螃蟹剥好,堆成小山,蘸好醋,来喂我吃,这时候,我对食物的理解又深了一些。再长大一些后,去了更多的地方,比如到了云南支教,看到那里的自来水都是一半黄泥一半水,给我们破例煮的米线都是黄色的汤,2毛钱一大包的旺仔牛奶糖等等的时候,我没那么讲究了,却觉得那儿的饭格外的香,为什么?因为我在那里感受到自己是有用的,自己能够改变那些孩子的生活,自己变得开心,也能给别人带来开心,所以觉得饭都变好吃了。这里,我对美食的理解就更进了一步了,我发现,美食真正的意义就在于此。小时候我爱吃好吃的,因为我吃到好吃的会很开心。我爸妈喜欢给我带好吃的,因为他们爱我,看我吃他们也开心。现在我在云南觉得那里的食物很好吃,因为我在那里是一个有用的人,我能帮助别人,所以我开心,那里的孩子也开心。只要开心,什么食物都会变成珍馐,只要有爱,世界就会很美好。经历了那些的我现在正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能让自己开心,也让别人开心的人,希望能够通过我的努力,让食物中充满快乐。

关于supplement

有的学校会有supplement,有的没有,对于有的,我的建议是把supplement好好的研究好好写,因为supplement就是学校最关心的问题。比如HMC是你的背景如何影响到你想要研究的问题的种类的。这里我觉得最好开门见山。我的开头就是,根据problemsolving2.com,一共有哪些问题,其中我觉得因为我的背景我想要解决的问题种类就是BLABLABLA. 这个个人觉得没法教,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题目,但是有一点就是,要扣题。很多时候,我自己也会,写着写着就歪了,这时候最好歇一会儿,好好想想再写,不能盯在那儿。还有就是有的学校没有why, 那你就不要多此一举去附一篇,小心赔了夫人又折兵。

关于Why

这是很多人写之前觉得不屑写完各种叹气的文章,但这其实是个你像学校直接表明你们之间相似度的重要时机。这里的Why, 千万不能写成这个学校怎么怎么好啦,或者大家对他好评很多啦之类的。你讲的这些,都是人家学校网站上有的,人家自己会不知道?况且你不停地夸奖他,是在递申请还是在给他发offer?所以其实Why的意义在于,你要在这里突出你们的相似度,到底你觉得你为什么要去,你有哪里让你觉得你和他配对成功系数最高,你在他那儿能学到什么又能给他带来什么。个人建议在写之前,不仅要把网页好好看看,更重要的是要从多种渠道,看看论坛啦之类的,仔仔细细的了解了这所学校以后,肚子里面有货了,脑子里的原因都很清晰很坚定了,想到的时候能让你自己激动起来了,再去动笔。这个时候下笔就会如有神运,同时也足够打动AO了。

关于很多人问的GT面试

最近收到不少问我GT面试经验或者GT面试到底问了什么的问题。首先GT的面试是第三者面试的,然后那个面试的视频是可以传给其他学校的(如果需要的话),一共花费是600元人民币,用支付宝付。其次就是这个面试真的很随意的,完全不用害怕,不过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在面试前一定要记得去e-mail确定一下,我就是三天前确定的时候发现他根本没把我算进去。。。于是赶紧换时间什么的。

面试的准备:这个其实不用看这篇文章,直接去看《远航》,里面有个表,在75页,里面有14个问题,基本上能想到的都想到了,对照里面的问题自己写出大致的框架就可以了。

面试的问题:具体是什么我真心不记得了。。。就记得一开始那个人先跟我韶了一会儿熟悉了一下,然后大概半个小时以后他跟我说要开始录了,于是就重新打招呼。第一个问题是叫我简单介绍下自己,然后我就说我叫罗希来自南外,然后就被打断了,叫我讲讲南外。然后我就说南外很有意思啊,然后在里面学到了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我觉得是平衡学习与娱乐的关系的能力。就好比我们最盛大的艺术节一结束就面临期末考试啦,然后就打断第二次,谈谈这个艺术节吧,然后就基本就在你说的话里随便挑点什么来问了,不过问的东西我觉得都可以用自己准备好的来套,毕竟发生在身边的一共就那么多事,全都准备好了也没什么会惊慌的了。不过有一点很重要,心态要淡定。用视频面试不仅能看到面试官还能看到自己,还有注意眼睛不要乱看因为视频里面会很明显,还有等等等等,所以一定要淡定,就当做是楼下的阿姨问你学校怎么样的时候一样,不要抖霍,就淡定自信的有啥说啥就成。

然后面试结束以后,他会问你还有什么你觉得要补充的,那你就可以补充说一个你很想讲但是没问到的问题咯,然后面试就愉快的结束了!

然后录相就结束了,面试官会告诉你一些以后的注意事项,然后大概两周后你会收到邮件,里面有你的面试视频的link,你可以看完以后确定要不要发给某某学校(GT是一定要的)。

关于寄送成绩

SAT成绩就是进官网查分,完了以后点寄送成绩,然后选寄哪几次,然后选学校,寄,等学校通知到没到,一般是10天左右。也可以快递,2天,不过我觉得没必要,好像是四十几刀,申GT的时候不知道寄过一次。SAT也有免费送分服务,但是要在某一次考试前就要确定,将所有成绩一并送去某四所大学。这个我没用,欢迎用过的孩子来八一八。

托福寄成绩比较麻烦,介于WYY问过我,(不知道中介干嘛了(#‵′)凸),我就来一步步讲讲。先进托福的教育部的网,然后把你的用户名密码输入,密码很烦要大小写还要符号好像所以最好报名的时候就拿个本子记下来。然后进入你的账户充值,这个column在最左边第三行,送一次分是120,两次240,以此类推,注意,这里只能用几张信用卡,中国银行,工行,还有个招行吧好像,像我习惯的交行就没有这个选项。

然后充值的时候注意每次冲都有手续费2块,就是寄一次122,两次242,以此类推,然后充值成功以后就点到查看成绩里面,会按照考试时间有几行,每行的后面有一个查看成绩单一个增送成绩单,先查一下最好的成绩是哪次,然后返回,再点增送成绩单,就会有问你寄到哪个学校,见下图,

然后点蓝色的查找学校/机构代码,按州查到学校的college code,或者考过AP的可以直接拿那个发的小黄本子看。然后学校类型选本科,院系不用写,点继续,就结束啦!完全不用管他的什么正在发送到托福网考中心之类的话~

关于寄送AP,这个。。。考AP的人不多我就不在这儿讲了,基本上打个电话就按照电话提示往下就行,家里座机都行。

好了,现在不能在家里蹲着啦,表都填好了该签名的要去签啦该递的材料要递起来啦~

先讲写推荐信,这个我觉得不是大问题,就找自己熟悉的老师写,我找的是周媛媛老师和吴效时老师,一个是因为我很喜欢他们,他们性格比较和善,第二个是因为他们正好一文一理而且似乎撞上的同学也不怎么多~然后就是推荐信该怎么写,这个网上很多介绍但是我的建议还是要靠谱,不要夸得太好,要尽量和你的申请材料有相关度,而且要有条理,前后矛盾之类的绝对不能有。要中英文双份,这样至少能够说明你的老师知道你写了什么。还有counselor的推荐信也是这样,一般中枪的是宋老师,刘博士,有时候还有董校长。。。如果有很熟的外籍老师的话那就更好了,不过前提是要很熟的外籍老师。我的推荐信就一共有四封,第四封就是我很熟的认识了三年的一个非常非常非常好的北卡退休教授写的。他就很了解我,写的就很真实,有我们经历的有趣的事情,有我们认识的时间,有我的聪明的优点,也有不够努力的缺点。这封信就很有可信度。关于这样的外籍老师推荐信,我建议是,最好是通过e-mail告诉他你想申哪些学校,然后请他帮你写,你再自己把这封信打印下来,拿信封封好。

签名的材料

common app首先是要邀请老师,这个刘博士的邮件里面有介绍我就不多说,然后一共是有5份pdf格式的文件要填。下个pdf编辑器,把该print的地方写好,只留下签名处就行,然后保存好,带去打印。这里还有一个地方要注意的,有些学校会有要求高中的介绍材料,有的没有说,我建议是把刘博士发过的那张图打印大概6份左右,看个人的申请学校数量了,彩打,然后每个学校都发一张,毕竟这样看上去比较有诚意嘛。所有材料打印好了以后检查几遍,带去学校请老师帮忙签字。推荐信的封口是不用签字的,不要被网上的吓到,只要最下面有个签字就够了,中英文都可以。

资金证明

我没有申FA,financial aid,助学金。一个是因为申了FA录取几率可能会有影响,尤其是HMC,直接说会影响,如果是blind的学校就无所谓了。一个是因为我老觉得哭穷会真的变穷的,所以虽然HMC学费很贵我也还是没申FA。

不过奖学金的话是不看家庭情况的,奖学金是完全看学生的优秀水平,这个很多学校也不需要你特别去申请,只要你申请成功了就会自动将你列入考虑范围。

所以资金证明不申请FA的孩子请不要大意的多开一点吧~

最后寄送包裹,寄送包裹我们学校基本上都是用联邦快递。可以上门来取,是200多吧,也可以自己去那里寄,178一次,2天到,上午去的话就是跟晚上的飞机走,第二天就到啦。地址是南大的那个靠着鼓楼医院新的停车场的小门一进去,走5步,左拐,下三级台阶,右手进去,外面的那个办公室。上班时间:周一至周五 9:30到11:00,下午是3:30到5:00。不过我强烈推荐下午再去,因为上午去老是没人而且那地儿特不好停车。开车的话最好停到前面一点点新建的鼓楼医院停车场,很宽敞,比外面好多了,而且我去的时候还没开始收费。。。对了,在这里加一句,

有没有看到这篇文章的人在寄快递的那里捡到过我的U盘,一个粉红的米妮,橡胶的软软的壳,还拴了个铃铛,里面有我的一些资料什么的而且那个U盘还是跟我姐姐一个款的所以如果有人捡到,真心希望能够联系我。。。

大包裹里面一共要有大概7个信封—这是远航上的,我搬过来了

1.                            counselor recommendation + school report + international supplement + school profile

2&3(&4). teacher recommendation + teacher evaluation 每个老师两份

4. 资产证明+工资证明(可开可不开)

5. 成绩单

6. 学校特殊表格

7. ED agreement

接下来就是一个很细心的小举动了,把每个信封上都拿一张打印好的裁好的小纸条写清楚名字,ID,性别,信封内容,之类的信息,然后用双面胶之类的把它们整整齐齐贴好,就可以去寄啦。对了,还有一点,寄之前,要记得把学校地址什么一字不落的抄下来,还有联系方式,然后填好了寄完了以后,还可以请那里的人再给你几张那个快递单,这样下次就可以自己在家把东西都弄好了再去寄了,就不怕缺这样少那样的了~

好了一切都结束了等着学校给你发邮件吧~

很多人说要跟学校AO套磁,不过我看到一个AO写的文章就说,最讨厌没话找话说的了,你想想啊,人家忙着看那么多申请,各种问题啦报错啦的邮件里面看到你一封套磁的,人能不烦嘛,所以啊,套磁还是要找到问题再套,要么就在申请前大半年就开始套,要么就别套了。。。

最后等offer的时候啊,千万不要闲着,自己充实充实自己,把心思移到看书啦,种菜啦,看花样男子啦之类的东西上去吧~不是有句话说什么想来的不来不想来的就来么。。。淡定就行,反正东西都寄出去了急也没用嘛。。。

关于攒人品

人品是要慢慢攒的。。。方式也很多啦,什么帮学长写paper啦,帮朋友看essay啦之类的都很攒人品哒。。。

好了结束了!!!大家勇敢的去DIY吧!!!有问题找我吧!!看我心情再回答!╭(╯^╰)╮

最后特别鸣谢!!!

张蓓老师!

王科比老师!@王科比

Terry Nienhuis!

蒋新超老师!

余本义老师!

周媛媛老师!

吴效时老师!

宋长杰老师!

刘钧博士!

一直无比无比关心我在背后力挺我,给我无数帮助的家人和各种吐槽我的朋友!!!

祝所有DIY党申请胜利!

壮哉我大南外!!!!!!!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