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担忧市场化选拔成功率低 兴业高管内部提拔成惯例

(2012-11-14 09:34:29)
标签:

杂谈

2012年11月14日01:04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朱志超 乔加伟 深圳、上海报道

  兴业银行“1+4”(1位行长加4位副行长)的架构正在转变为“1+6”。

  11月12日晚间,兴业银行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已通过聘任陈锦光、李卫民和薛鹤峰三位副行长的决议。上述三位拟聘任的副行长均来自于兴业银行分行管理层,包括已经辞职的康玉坤在内的4位现任副行长也均通过兴业内部选拔擢升。行内选拔已然成为兴业银行的传统。

  形成对比的是,浦发银行今年以来已经开始公开竞聘高管,平安银行等高层换血也引入了外部人士。

  “市场化选拔银行高管,此后被证明较为成功的案例不多。我们目前选取的三个副行长都是行内严格筛选的,行内工作、管理经验基本上都是20年以上。”兴业银行董事会秘书唐斌对记者称。

  对于本次人事调动,兴业银行分行层面早在三个月前就收到了总行的通知。“8月份我们深圳分行就收到了薛鹤峰行长职务提拔的公示,只不过当时还不知道薛行长将被提拔到哪个职位。”兴业银行深圳分行一人士向记者透露。

  与行业接轨

  唐斌表示,此次高层换血的一个目的是,高管队伍可以更好地平稳过渡和代际转移。“现任领导班子成员有多位出生于50年代,包括已经辞职的副行长康玉坤”。

  此次三位拟聘任的副行长出生均在60后,年龄最大的陈锦光51岁,年龄最小的薛鹤峰仅43岁。

  此次聘任新的三位副行长后,兴业高管队伍将扩容,架构也由4位副行长增加为6位副行长。“兴业银行总资产已上3万亿元规模,从专业管理上讲,需要加强原有的高层架构。”唐斌对记者称。

  兴业的管理架构就此也与行业接轨。目前规模与兴业相当的浦发、招行架构均为一正六副。

  在副行长扩容后,如何分工成为焦点。唐斌告诉记者,“目前三位行长还要经过一系列审查程序,包括任职资格的银监会审查,分工还未确定,会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和个人专长来进一步分工”。

  已辞职副行长康玉坤分管兴业银行的风险控制,这一块将空缺下来。目前在任陈德康分管零售业务、蒋云明分管金融市场、林章毅分管企业金融。

  “薛鹤峰曾任北京分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后来到深圳当了七年一把手,薛行长对风险资产质量的把控相当出色,目前也最有可能负责风险控制。”上述深圳分行人士称,陈锦光和李卫民可能主管综合后勤和市场运营,负责科技、后勤、党务、总办等一系列事宜。

    分管零售业务的陈德康曾任兴业银行厦门分行行长,目前也已经58岁,从年限上看,还剩2年也将到达退休年龄。陈、李中的其中一人,很可能在待陈德康退任后负责牵头负责零售业务。”前述知情人士补充。

  高管内部通道

  上述三位拟任副行长均为来自于兴业银行一级分行。其中,陈锦光为兴业银行北京分行行长;薛鹤峰为兴业银行深圳分行行长;李卫民为兴业银行福州分行行长。陈锦光、薛鹤峰、李卫民基本已在兴业银行服务接近或者超过20年,资历都很深。

  事实上,行内擢升已然成为兴业银行高管选拔传统。

  以目前在职的三位副行长来看,分管企业金融的林章毅曾任上海分行副行长;分管金融市场的蒋云明曾任兴业银行办公室总经理。上述两人均为兴业银行2010年聘任。

  从行业看,从行外选拔高管已成惯例。比如最近履新平安银行行长的邵平此前就在民生银行工作,浦发银行行长朱玉辰此前则是中金所总经理,上海银行行长金煜来自建行,重庆银行行长甘为民来自民生银行。

  “从分行来看,除了新开设分支机构拓展业务会从其他银行挖管理者,主流的机制还是从行内提拔比较资深的人。”上述兴业深圳分行人士表示。

  “银行是否适合公开化选拔管理者,要看人才的层级,如果是总行层级的领导,应该更适合内部选拔,因为内部的业务精英更了解银行,也能够使得银行换层更平稳的过渡。”中国农业银行高级经济分析师何志成对记者称。

  他认为,内部的业务精英道德风险更低,业绩基底也更容易了解。但如果是选择分行和基层的管理者,从行外引入人才往往能够带来新业务,开拓业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