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马华兰州拉面

(2008-02-20 22:28:16)
标签:

文化

一直以来,我就是分不清马华拉面,马兰拉面,马家拉面,兰州拉面的区别。
老妈问我:“吃饭了吗?”我说:“吃了碗拉面”。
至于到底吃的是马华拉面呢,还是马兰拉面呢,还是兰州拉面呢,我自己压根就记不住。
所以,今天趁吃拉面等面的当儿,我拿手机拍了几张,这回我记住了:今天我吃的马华拉面。
 
马华兰州拉面
 
说起这拉面,我一直忘记不了当初出差在兰州吃牛肉拉面的时光,那记忆里面的拉面,筋斗,汤那叫香,还有羊肉串儿,好吃。这种滋味,是我在北京吃了那么多家什么马华拉面,马兰拉面,兰州拉面都没法儿比的。人说,那肯定是因为你出差那会儿辛苦,再加上孤独,所以就觉得好吃。说起来也怪,在杭州工作那一段,就爱吃酱鸭,杭州酱鸭,还是很有名气的,回到北京,再点这杭州酱鸭,怎么吃,都不是原来那香甜的味道,您说,这是我的问题呢?还是我的问题呢??
 
跑题了,从面到了鸭子,其实,最好吃的鸭子,北京的烤鸭之外,我最爱吃成都的大排档上的酸汤鸭,鸭肉好吃之外,那汤简直没治了,人是用脸盆端上来的,就成都跳伞塔边上那家,是半盆鸭子一盆汤,一天就有数的几盆,去晚了还就没了。每每哥们几个坐在路边,边喝那酸鸭子汤,边看马路上来来回回的四川美女,我那哥们总发一感慨:“还卖什么通信基站呀,咱也支一摊儿做鸭得了。”
 
咱这鸭子跑得也快,从杭州,跑到成都了,下面还回到兰州的拉面。
 
说起这兰州的拉面,有一秘密,那就是别看这拉面现在在兰州有名,其实它起源于河南。
真正的兰州清汤牛肉拉面是河南省怀庆府(今河南博爱县)清化小车牛肉老汤面演变而成的,煮牛肉时放凉已经成了肉冻的胶体状物,也就是老汤,是小车牛肉里最入味儿的,鲜美无比,此汤乃是做牛肉面的上品。
如见的兰州拉面,是在清代的时候,东乡族马六七从河南省怀庆府清化陈维精处学成并带入兰州,后经后人陈和声、马宝仔等人以“一清(汤)二白(箩卜)三绿(香菜蒜苗)四红(辣子) 五黄(面条黄亮)”统一了兰州牛肉面的标准。在其后二百多年的漫长岁月里,以一碗面而享誉天下,以肉烂汤鲜、面质精细而蜚声中外,打入了全国各地,赢得了国内乃至全世界范围内食客的好评和荣誉。
 
所以说,如今的马华拉面,马兰拉面,还有兰州拉面,都在执行着这个统一的标准,即所谓一清(汤)二白(箩卜)三绿(香菜蒜苗)四红(辣子) 五黄(面条黄亮)。这个很象麦当劳和肯德基,就是你不论在哪家吃这个兰州拉面,都踏踏实实地点,点完上来的,一定是这么大碗的,这么多汤的,这么香香的,兰州拉面。
 
可见,中餐的普及和快餐化,诀窍在于,做法一定要标准化。
 
拉面好吃,但是特怕拉面师傅吆喝。有回在郑州火车站,就听一拉面师傅吆喝:"快来快来呀,刚拉的,还热乎呢。”。
当时正好一同伴嚷嚷着闹肚子,立马,大家伙对这拉面,兴趣索然。
 
别说,虽然兴趣有时候索然了,但这拉面,人有历史传承,有文化,据说,还有人为这拉面作了首诗:
清代诗人张澍曾这样赞美“马家大爷牛肉面”:
雨过金城关,白马激溜回。几度黄河水,临流此路穷。
拉面千丝香,惟独马家爷。美味难再期,回首故乡远。
日出念真经,暮落白塔空。焚香自叹息,只盼牛肉面。
入山非五泉,养心须净空。山静涛声急,瞑思入仙境。
马华兰州拉面
 
马华兰州拉面
 
马华兰州拉面
 
马华兰州拉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