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城市印象之冬日里的小提琴协奏曲

(2007-12-15 01:40:18)
标签:

我记录

城市印象

视觉/图片

城市印象之冬日里的小提琴协奏曲
 
临到年尾,是各个交响乐团出门演出捞钱的好机会。
因为有个说法,叫做“新年音乐会”。
就跟前些年冯小刚发明了贺岁片,各个导演纷纷跟进一样,似乎所有的电影都憋着贺岁档。
现在,所有的乐团,都憋着新年音乐会。
咱们国人过去有这毛病,就是省着一年不吃吃年夜饭这一顿的。但想想,人那会子是没有办法,经济拮据,可不是得平时勒着裤腰带,过年胡吃海赛争取撑着。
 
可听音乐我觉得不是这么回事。
 
首先,它基本跟经济不挂钩,当然,您要是非得去国家大剧院或者保利那另当别论。几十块钱买张CD,基本能听一辈子了。要是连CD都舍不得买,上百度,或者打开收音机,听音乐俨然可以成为一种生活态度。
 
其次,听音乐不会饿着,也不会撑着,她是锦上添花,更是愉悦心灵,放松压力。
 
听音乐的最高境界,是以艺术的方式生活。这话是贺禄汀说的。
 
最近疯狂迷恋波哈姆四的唯一一首小协,听着那中段落宛如奥地利山区田园牧歌般的小提琴的旋律,我似乎心驰神往,又到了冬日日暮的颐和园。此时散步在园子里,一定是心情平和的,一定是双眼闪光的,映入眼帘的红红的落日,撒在冰面上那热烈的余韵,以及远山若黛,鼻翼段湿润而清新的空气,无不使人的心都仿佛在小协的旋律中起舞。
 
记得上大学的时候开始听小协,当时最爱听的是柴小,因为那里面的重重的压力而喜欢,也难怪,学生时代的我太没压力了,那时候听柴小,那一定是因为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少年不识愁滋味。
 
而后,走入社会,太多多的纷纷扰扰,责任和义务的缠绕。于是少年识尽愁滋味的我开始偏爱勃小协和门小协。那是因为乐曲的轻松可以让我从生活的忙碌和压力中解脱出来。
 
于我,可能在这冬日的傍晚,踱步颐和园的情绪,似乎就是宛如门小协响起的时候的那一种自然和轻松吧。
 
伴着耳边的小协旋律,拍下了如下几张照片。
 
拍摄相机:哈苏501CM
镜头:CF80/2.8 ,CF180/4
胶片:Kodak 100VS ISO100
 
城市印象之冬日里的小提琴协奏曲
 
城市印象之冬日里的小提琴协奏曲
 
城市印象之冬日里的小提琴协奏曲
 
城市印象之冬日里的小提琴协奏曲
 
城市印象之冬日里的小提琴协奏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