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浮光掠影
浮光掠影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2,567
  • 关注人气:6,88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锡印象

(2007-09-26 11:29:35)
标签:

我记录

城市印象

视觉/图片

 

无锡印象

 
无锡之行,台风,正值风雨交加之日。

风雨中,走访大名卓著的“东林书院”。未能进去详细端详,只是在门口院外逡巡了一阵。狂风令伞不能支,浑身湿透。

终于见一楼宇,慌忙进入,原来是一个茶馆,也是书院一部分。
推窗四顾

仿佛: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果然应情应景!
 
图片1:东林书院,推窗而望。
无锡印象
 
创建于公于元111年的无锡东林书院,曾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它曾历经岁月沧桑,屡毁屡建,在400年前的明代,顾宪成等人回到家乡主持东林书院,在此聚众讲学,每月一小会,每年一大会,学习研究经典文章之余,又抨击时事政治,评论当局人物,在中国的思想、政治、学术、教育等方面开了一代民主风气,影响深远。
 
图片二:书院正门
 
无锡印象
 
图片3:
簇新的“东林书院”的牌子,并不能抹杀“东林”这2个字历史的痕迹和思想的内涵。而风雨中摇曳的红灯笼似乎在诵读着中国读书人以天下为己任的传统,正所谓: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无锡印象
 
图片4:
溜光水滑的门墩,在书院的门口,见证了进进出出的之乎者也。
 
无锡印象
 
 
图片5
去的时候已届黄昏,书院的大门紧闭,我站在门廊下,听风雨,感受着两个不同世界的临界点。
 
无锡印象
 
图片6
江南情怀

江南孕育了太多读书人
就在这样的江南书院中,他们曾经怀揣这样的思想:

达则兼济天下,退则独善其身。

于是读书地,虽然桃渊,思想处,却是社稷!
 
无锡印象
 
 
图片7
pp7
莫非,就是从这样的小院里,传出的朗朗读书声?
无锡印象
 
图片8
 
恋恋不舍的离开了这座书院。
雨中,它显的似乎很普通和朴实。
无锡印象
 
 
第二天,风雨减弱,我溜达去了上河街,绝少游人去的运河边上的江南巷弄,去感受运河人家的生活。也感受那江南市井的气息。
 
图片9:早饭吃完了
 
无锡印象
 
 
图片10
寻常巷弄口
 
无锡印象
 
图片11:巷弄里的风景
 
无锡印象
 
图片12:老屋,不知有多少年历史了,但我知道,无锡城市有3200年历史。是无文化的发源地。
 
无锡印象
 
图片13:无锡印象,运河人家。
 
因为太湖的鱼和太湖水浇灌的米,无锡富可敌国,成为了吴文化的中心,后来隋朝开凿的运河,把无锡和中原汉文化机密相连。
 
无锡印象
 
图片14:上河桥
 
这条街名叫作上河街道,很寻常的一条小巷,但说出一幅画,吓你一跳,清明上河图。啊哈。中间是否有必然联系,不得考证。但是这里的水乡人家的生活确是江南风味的。
 
无锡印象
 
图片15:鸟瞰运河边人家
 
无锡印象
 
图片16:早晨从早市回来
无锡印象
 
图片17:江南小楼,莫非就是在这样的小楼里,江南高士
孟光梁鸿曾经举案齐眉?
 
无锡印象
 
 
图片18:笔直的古运河,把吴文化和中原文化水乳交融。
 
无锡印象
 
图片19:窄窄的巷弄,似乎能看到一代文学大师钱钟书儿时调皮的身影
 
无锡印象
 
图片20:
懒散流淌的运河水,承载了多少中华一统的梦想
 
无锡印象
 
图片21
 
嘿嘿,我所记录的

那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雨丝的江南
那不是我们记忆中的小桥的江南
那不是我门耳朵里丝竹声的江南
那不是我们故事里荷花中的江南


那只是个普通生活的,市井的江南!
无锡印象
 
 
图片22:都说,小隐隐于山林,大隐隐于市。在这江南市井,谁能说不是藏龙卧虎〉?
无锡印象
 
图片23:
 
当年,夫差耽于享乐姑苏城,终于亡国。而孙膑就此退隐在这无锡小桃园。如今,这条孙巷仍在,这低头洗菜的白发老妪,难保就是他的后人
 
无锡印象
 
图片24:昨夜一番风雨,运河水涨,这满地落叶需打扫。
 
无锡印象
 
 
图片25:纯粹的市井。
 
无锡印象
 
图片26:市井中的孩子们
 
无锡印象
 
图片27
 
突然想起一首邓丽君的歌曲:小城故事

小城故事多
充满喜和乐
若是你到小城来
收获特别多

走一走

看一看
看到了江南的人
 
无锡印象
 
图片28:买卖
 
无锡印象
 
图片29:小城的长街
 
无锡印象
 
图片30:穿过小城的古运河,似乎把这个吴下的珍珠穿在了这中华文明的项链上了。
 
无锡印象
 
图片31:小巷里的老房子
 
无锡印象
 
图片32:古运河里的行船人
 
无锡印象
 
图片33
 
暴风雨后,天气放晴,洗了一个淋浴的小城,老屋,运河,别有一番清新
 
无锡印象
 
图片34:人们也都出来,呼吸下古运河的味道
 
无锡印象
 
图判35:运河边上,鲜花盛开
 
无锡印象
 
图片36
 
聊天的老太太们,让小城的生活,慢但是惬意。
 
无锡印象
 
图片37:河边的小孩子衣裳,让我们感受着生活的平淡。
 
无锡印象
 
图片38:开水房,穷一家之力,解百家之麻烦
 
无锡印象
 
 
临睡前,再次看过这些片子,感觉是:水巷古老也破旧了,但是鲜花灿烂;人们普通也平凡了,但是幸福安宁。

图片39: 鲜花古运河

沿着古运河行走,一边是水,一边是运河人家。古运河承载了千年的历史记忆,但是却那么普通的流淌依旧。运河边的人继承着千年的生活习惯,现如今是越加幸福安宁。


就这样沿着运河,沿着人家走着,突然看到河边人家门前鲜花灿烂,虽然好普通的小花,却让我激动,那是对生活的热爱,那是平凡生活中的幸福!

于是,我举起了我的相机。
 
无锡印象
 
图片40:小女孩

一个小女孩,提着妈妈交给她买回的早点,从我身边走过,好奇的回头看着这个风尘仆仆拍照片的叔叔。

我冲她微笑,蹲下,跟她说:“你好,小妹妹,真漂亮。叔叔给你拍张照片好吗?”

女孩微笑的答应,我按下了快门。

看着镜头里的她,我也想到我的童年,那些每天早晨到胡同口给家人买早点油条的日子。
 
无锡印象
 
图片41:鲜花老屋

运河边的很多老屋子都年久失修了,很多看上去甚至破旧,唯独这些角落里的鲜花,让人感受着生活其中的人们对幸福的渴望。
 
无锡印象
 
图片42:涨水了

这个老人个子很高,走路比较蹒跚,但是却蹒跚的向我走来,跟我唠叨:“台风刚过呀,运河也涨水了”
他的唠叨,
把我逗乐了。

顺手,拍下了这张照片。
无锡印象
 
图片43:夏日

夏天的小巷中,人们是随意的,短裤,背心,踏拉板儿,让人觉得很佩,很舒服。生活本就应该是舒服的。
 
无锡印象
 
 
图片44:运河水

水乡的人家,是那么依赖门口的运河水,吃喝拉撒,都在这水里了。

恰好这个老人去洗碗,我拍下了这个平常每天都有的生活瞬间,水面荡起的涟漪,让我感受着普通生活的幸福安宁。
 
无锡印象
 
图片45
 
上河街,让我再看你一眼
挥挥手,我走了......

无锡印象
 
图片47:上河街
 
无锡印象
 
图片47
走过小街的小贩
 
无锡印象
 
图片48:那些夏日里灿烂的小黄花
 
无锡印象
 
图片49
 
无锡印象
 
 
图片50:老街夏日的生机
 
无锡印象
 
图片51:
 

说起无锡的荣巷,是一条保存很好的老街道。
也是荣毅仁的老家。

没有游客,出租司机甚至都不知道。
而我却来到了这里
 
无锡印象
 
图片52:老商店
 
无锡印象
 
图片53:老房子和老街
 
无锡印象
 
图片54:典型的江南贵族旧式的建筑
 
无锡印象
 
 
图片55:贵族街里的寻常人家
 
无锡印象
 
图片56
 
汲水,平常的生活
 
无锡印象
 
 
其实,去无锡,别去那些游人聚集的地方:比如鼋头渚,比如惠山,都会失望的。因为那是城市的名片,名片上的东西多是堂皇显耀的,个个都是总经理。名片上的东西都是虚无浮躁的,无非是电话号码和邮政编码。
 
游览一座城市,要去看它的真实,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情绪和真实的民风。

无锡,有这样几个去处,一定会让你喜欢:

1/ 南长街,上河街运河2岸。没有游人,原生态的江南人家。

2/ 容巷,就是原来容毅仁的老家,那巷字里很多老房子和江南人家。没有游人。

3/ 太湖,就不要在旅游景点看了,全是游船,去渔港,名字就叫这个,旁边有个光华学院,沿着堤坝走去,有很多驳船的小港湾,背依广阔的太湖,水上人家。
 
当然,拜访一些博物馆也有助于对城市的了解。其实,无锡在江南远比姑苏来的有名,即便是石头城金陵南京,也在其后了,而上海什么的,就根本排不上了。这是从历史角度说的。
 
无锡在春秋的时候,是盛产锡矿石的,于是,春申君就专门在这里采锡矿。发了笔大的,所以黄歇很有钱。当时的工匠把锡融进青铜,打造出了锋利无比的吴越宝剑。到后来,锡矿开采完了,这座城市就真正叫做无锡了。
 
江南人大都委婉可人,性情温和。但是明朝的时候,面对倭寇的侵犯,国家没有出面抗击,但全城百姓拍案而起,他们用门杠菜刀和倭寇厮杀,在光复门前血流成河。谁能想到,如此匹夫之勇,来自这样一群温文尔雅的江南布衣。
 
如果抛开历史,说说文化的话,钱钟书就是无锡人,他的旧址如今也是博物馆。我仅在无锡盘桓两日,除了在状元楼吃好吃的,在太湖边剥蟹和品尝太湖三白(白鱼,白虾,白鳝)之外,也抽空拜访了这位大师破茧出壳的故里,感慨颇多,也拍了不少照片,我将另起一文和大家分享,这里不再赘述。
 
谈起无锡,都晓得惠山泥人,鼋头渚荡舟,阿炳的二泉映月,我抛却这些(你可以到任何一本旅游手册去查),展现给大家在旅游指南上看不到的无锡和我心中的无锡感受。
 
[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