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视觉/图片 |
发几张宿云檐城关的,从颐和园石坊向北,在苍松翠柏之中,有一座很雄伟的建筑,名”宿云檐“,又称贝阙。它是颐和园内六座城关建筑之一。上层有城楼,下层有圆形的门洞。
宿云檐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城楼内宿云檐原曾供奉关帝,乾隆时期,昆明湖三面设有围墙,这座城关就是从西部入园的门户。 咸丰十年(1860年)为英法联军掠去。城外有古松一株,枝干扶疏,为乾隆时旧物。
以前,我在这个博客里写过,旧时皇帝,其实是重文官轻武官的,比如这个颐和园,就修有一个文昌阁,而没什么武昌阁,倒是老百姓给一个城市起名起成了武昌城。
但今天我知道我错了,实际上在颐和园东侧修了文昌阁,在颐和园西边,就有这个宿云檐,这是个尚武的城关,因为里面供奉着关公!
从建筑的意义上,实际上宿云檐和文昌阁东西相呼应,所谓文武相辅。
宿云檐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城楼内宿云檐原曾供奉关帝,乾隆时期,昆明湖三面设有围墙,这座城关就是从西部入园的门户。 咸丰十年(1860年)为英法联军掠去。城外有古松一株,枝干扶疏,为乾隆时旧物。
以前,我在这个博客里写过,旧时皇帝,其实是重文官轻武官的,比如这个颐和园,就修有一个文昌阁,而没什么武昌阁,倒是老百姓给一个城市起名起成了武昌城。
但今天我知道我错了,实际上在颐和园东侧修了文昌阁,在颐和园西边,就有这个宿云檐,这是个尚武的城关,因为里面供奉着关公!
从建筑的意义上,实际上宿云檐和文昌阁东西相呼应,所谓文武相辅。
前一篇:minox 速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