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万松老人塔,砖塔,砖塔胡同,胡同,西四,羊角市,元代,拆迁 |
羊角市,就是如今的西四,因为在元代的时候,这里是羊肉市场,所以在西四有一条胡同叫做羊肉胡同。儿时候我上学就常常从羊肉胡同穿过,记得那时候有个特别要好的法小儿,就住在那条胡同,他爸爸是开火车的。因为小时候老看铁道游击队的小人书,还有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里面也有火车司机的故事,所以那时候,特崇拜他爸爸。
我家住在羊肉胡同南边的砖塔胡同,据说是元大都时代就有的老胡同了。砖塔胡同的得名,想必是因为胡同东口的那座万松老人塔了。
今天唠唠叨叨写这篇文章,也是因为这座古老的砖塔——万松老人塔。这座700多年历史的砖塔,在我儿时的印象里几乎没有,因为它整个地隐藏在四合院和门市里面,被周围的房子树木掩藏起来,再加上儿时的我个子小,更是难以见到这座砖塔了,虽然我就居住在它的旁边。
今天早晨送闺女上幼儿园,以前老走的西黄城根堵车了,所以临时绕道路过了西四大街,突然发现这座塔周围的房子和店铺(金象药房)正在拆卸之中,而以前看不到的塔身,由于房屋的倒塌,已经展颜露出了真面目,巨大的推土车也停在塔的旁边。
于是送完孩子特意回来看了一下,毕竟这座塔和以他命名的胡同帮随我的儿时的淘气时光,所以还是别有一番情愫在其中的。
这塔尖,在我上中学以后,就能看到了,记得当时骑着单车上学路过的时候,都会不自禁地仰头看看那蓝天里的塔尖。也曾经试图进那院子去瞻仰塔身,但是几次都被院子的主人挡在院子外面。后来,15岁的时候,随爸妈搬离了砖塔胡同,也就彻底离开了这曾经熟视无睹的塔尖和至今未曾谋面的塔身。
今天,我还是第一次看着塔身呢,而且如此近在眼前地没有遮挡地去看。
工人师傅正在忙碌着拆除这塔旁边的房屋,而据工头讲,这是文物局的项目,他们只负责拆除周围的房屋,塔会文斯不动地留下来给文物局。
这很让我欣慰,因为我终于知道这巨大的推土机不是来拆这塔的。心中也暗自祈祷但愿文物局的同志们都神志清醒地善待这座古老的砖塔,不至于再冒出什么重建和搬迁古塔的打算。
查了查资料,这座古塔叫做“万松老人塔”,始建于元代,根据《帝京景物略》,这是万松老人的骨殖塔,不高,也就一丈五尺,相当于4.7米,塔为砖结构。这万松老人,是一位元代高僧,据说从师过鼎鼎大名的雪岩大师,后来成为了元初著名的禅师,更是元代开国宰相耶律楚才的老师。现在看起来他应该算是当时的国师吧。说白了,这塔就是埋藏当时这位高僧的遗骨的佛塔。
因为这座砖塔,我小时候追跑打闹的那条胡同,也就叫做“砖塔胡同”了,记得当时爸爸指着我家旁边的一个小院跟我说过,这个84号院曾经是鲁迅的故居,他在这里写了他的那篇著名的小说《祝福》。如今的砖塔胡同,已经被拆迁了大半,据说马上就全拆了,而我15岁以前居住的86号院和鲁迅住的84号院现在都已经荡然无存了。
不过,
还好,还好,他们至少留下了万松老人塔,真个是:
胡同不知哪里去,砖塔依旧笑春风。
这里,我只能由衷地祈求佛祖保佑,砖塔今后命运安好!
下面是我今天早晨匆忙中用手机拍下的一组处于房屋拆迁中的万松老人塔的照片:
图片1:
图片2:
图片3:
图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