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厕所常看那本《骆驼祥子》,就老舍写的那个。
不知不觉竟然陆陆续续地看完了。特别留意了其中的一些有关经济的数字,从中也管窥到了当时老北京的百姓的生活,更是有意无意地进行了一番比较,发现现在的的哥(出租司机)的收入和生活水平,竟然还不如旧社会的拉洋车的祥子们,心中不觉感慨万千。
咱们先从收入水平说起,再说消费水平。
从小说中,我知道当时的旧北京拉洋车的这个行业的基本收入情况。
一天平均能挣5毛到1快不等(毛收入)。
一天的份儿(赁车交给车场)1毛5到2毛不等。
买一辆新洋车的投资:100-150块不等(不需运营证)。
那天打车,顺便了解了现在北京的哥的收入水平:
一天平均能挣300块到400块(毛收入)。
一天的份儿平均是150块左右(交给公司)。
买一辆新车的投资:10万-15万不等(不含运营证)。
光看绝对数字没有意义,咱们看一下相关比例:
份儿的比例c1=150块/1毛5=1000
买车的钱的比例c2=10万/100=1000
再看看现在的的哥应该挣多少钱才算赶上了旧社会拉洋车的水平?
?/5毛=1000
?=500块
也就是现在每天的哥的平均收入要达到500块才到了旧社会祥子们每天的最低收入。而这意味着现代的的哥要每天工作15个小时以上才有可能(每小时平均收入30块)。
而按8小时工作算,的哥每天的毛收入才240元。抛去150块车份儿,50块的油钱,的哥的收入仅有40块。
可见,从收入水平看,现在的的哥还比不上过去旧北京的祥子们。
下面我们再看看消费水平。
从小说看,祥子一天最少挣5毛的话(好的时候能挣1块)。刨除份钱和饭钱2毛,他能落下3毛。一个月就能挣9块钱。
9块钱能干吗?小说里说了,他从军营逃回来,买了一身棉布的新衣褂,花了一块钱,买了双新鞋8毛。也就是说他一个月的收入可以买30身新衣服或者37双新鞋。
咱们再看看现在的的哥,一天40块,一个月能收入1200元。得刨除饭钱,按一天15算,450块饭钱,还剩下750块。咱买身新衣服怎么也得30元吧(摊儿上买的),买双鞋怎么也得50块吧(也是摊儿上)。也就是说的哥的收入最多也就够买25身新衣服或者15双新鞋的。瞧,的哥明显消费不过咱祥子。
当然,谁也不会用一个月的钱去买好几十身衣服和好几十双鞋,除非丫是练摊儿的。我这也就是打一比方。再举一个例子,生孩子,虎妞难产死了,没请医生,请的是接生婆。小说里说了,要是请医生生要30块。也就是说祥子3个月的薪水可以生回孩子。再说说现在生孩子,大概花多少钱?好像怎么也得4千多,那的哥要挣多少个月?4800/800=6个月。可见,要从消费水平和能力看,人祥子还是比现在的的哥强。
老舍写那个小说,是个批判当时主义,揭露了黑暗的旧社会下老北平的拉洋车的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想到这一层,我霎那间不敢想下去了!
好在咱的哥能干,有一天干12个小时的,有轮双班的,这样或许改善了一些我上面说的收支的尴尬局面/。
不管怎么样儿,咱还是用老舍先生《骆驼祥子》里的最后一段做结尾:
“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不知道陪人家送了多少回殡;不知道何时何地会埋起他自己来,埋起这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老舍在小说的最最末尾,著名了写作时间---193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