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穹的美丽刺痛了我
标签:
日全食苍穹综合评论文化杂谈 |
分类: 心港随笔 |
苍穹的美丽刺痛了我
7月22日,21世纪最壮观、最完美的日全食在我国长江流域的上空隆重上演,惠泽了三亿多中国人,让大家领略到了宇宙的鬼斧神工造就的神秘莫测和壮观美丽……就是这来自苍穹的美丽深深地刺痛了我!
离22日还半月有余,关于日全食的所有就已经无理由地充斥了媒体和网络空间。可我的了解途径很单一,唯有通过手机上网,努力睁大眼睛盯着小小的屏幕上的小小的字,因为在这之前我已和老公带着孩子回到了差不多与世隔绝的小山村,一个景美如世外桃源的小山村。电视机还是有的,可电经常没有。因为从来没有亲历过日食或月食,这五百年一遇的机会怎么能错过呢?高中时虽然学过地理,但老师用滔滔不绝的讲解取代了实验演示,日全食的概念和过程几乎没留下什么印象。首当其冲便是整天握着手机,“磨刀霍霍”地学习日全食的各种知识,并且再无遗漏地教给上小学的儿子;其次便是想买副观测眼镜,可这却成为一道难题,因为要走出这十几里山路才能坐到去县城的车,在七八十里外的县城找到卖观测镜的可能性绝对是99%……
就在日全食的前一夜,为了不错过这百年奇观,我早早地睡下了,并把手机调好了时间,因为只要不上班的日子我都是长睡不醒的。满脑子都飘荡着从手机上看到的日全食的惊艳图片,竟然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迷迷荡荡被手机的铃声吵醒时,我以为日全食已经结束了,因为昨晚模糊中我已经看过了从初亏到复圆的一幕幕神奇景象。
清醒过来,第一反应便是跑到门口抬头看天,可惜天公不作美,前几日的晴朗不见了,云层悠悠地飘过,不过,还不算厚,从间隙间可以看到太阳的脸庞。今天之前的那份激动有点跌落,多了一丝惶恐,不是说日全食发生时会影响到气温吗,或许发生之前就是这样吧。
云儿飘飘走走,走走停停,正似“闲庭信步”,或许,它永远也无法知道在炎炎的夏日却如此不受欢迎的理由。当我在不停地找寻中看到太阳时,应该已是食既的半下期了,银色的太阳少了很大的一块,有点像月亮。我无比激动地跑到客厅想与人分享时,可除了我,家人都还在喝酒着农家自己酿制的小米酒,他们中有当教师的老公,读大学的妹妹,上小学的儿子……也就是在进门的瞬间,我发现眼前冒着金光,一团漆黑,我已意识到了裸眼看日食的危害。当我拖出老公时,这次我们是蹲在地上透过停放在门口的摩托车前面那块黑色的防护塑料,眼睛舒服多了,而且看得更清澈些。这时,老公与站在隔壁村委会办公室的书记用我永远也听不懂学不会的家乡话嚷嚷道,不过,我知道书记是在问“你们在看什么呀?”,老公回答的是“看日食呢?”一问一答后,正开会的村干部都涌出来,一个接一个地蹲在摩托车前看了一会天空,很有秩序地。村子里就数这些人有文化有见识点了,可他们也根本不知道今天可以看到日全食。我大胆一点猜测,村子里可能有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日全食,就算有些老人知道有“天狗吃月亮”,但也不知道这说的就是月食。
在我们的引领下,好奇的人们越来越多……儿子当起了“一知半解”“现学现卖”的解说员,我找来臭美时的墨镜和儿子耍酷时的眼镜,茶色的玻璃瓶渣,老人骨折去医院拍的片子,还有农家橱窗上沾满油渍和烟垢的烂玻璃……他们惊呼道:“看到了,看到了,就像月亮一样!”当我告诉他们,有日全食时地表温度会下降10-15度,他们说:“怪不得今天比昨天凉快多了!
因为我们的所处不在长江流域,最终没能看到瞬间的漆黑和瞬间的光芒万丈,也就无法体会白天也懂夜的黑。但我相信在安徽桐城的家乡人包括我的父母双亲都亲历了这神奇而伟大的一幕幕,因为我从手机上了解到桐城也是为数不多的最佳观测点之一,而且全食时长差不多有六分钟之久。于是我叫儿子打个电话给外婆,好让外婆给孩子描述一下场面的壮观和景象的美丽,顺便也把我的牵挂捎过去。
“外婆,你看日全食了吗?”
“那天有没有黑呀?”
“天黑了,那你和外公还怎么看得见插秧呀?”
……
听了儿子和母亲的对话,我无语了,带给世界震撼感觉的日全食在我心中停留过,神奇过,可没想到却在瞬间消逝得无影无踪。五百,年一遇的奇观就被我们这样不经意地错过了,一辈子地错过了!错过之后的我不禁在想:
如果我是百姓的父母官,我一定要作为点。在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今天,在中央康庄惠民的政策下,回乡的路什么时候才能好走点?
如果再有一次日全食,我一定认真地备好课,认真地给留在家中无人照料的老人和孩子上一课,让他们也惊叹宇宙的神奇和知识的魅力!
作为一名教师,我要力争课堂的新活,让孩子对课堂充满渴望,对知识充满渴求……
贝利珠的璀灿和钻石环的华丽,日全食的壮观和宇宙的神奇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经久的话题。但这来自苍穹的美丽却深深地刺痛了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