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程景鹏遇害经过

(2024-04-14 13:57:56)
标签:

历史、文化、考证。


 发生在清同治年间的回民起义,有清政府在民族问题上处理不公,引起回族人民长期的积怨,也有清统治者经济落后,老百姓生活困苦,日子难以为继,老百姓对清朝统治的长期不满情绪的堆积,都是造成回汉矛盾突出,或对清朝统治的反抗,都有一定的内外原因,也给清政府沉重的打击。加之太平天国占领半壁河山,给清朝的统治及国家治理造成重大影响,尤其引燃西北地区的回民起义,只是在开始的关中平原地区发展,后至甘肃而引燃西北地区。由于清军不力,给西省、区的老百姓造成巨大伤害。多位清朝地方高官,领导无力,指挥不当,以致战火熊熊,百姓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日子甚为艰难困苦。只是清朝派出得力将帅多隆阿督甘陕,才扭转了战场局势,     回民军遭到重创,逐渐向西突围。在战场形势胶着阶段,发生于渭南东府地区的团练组织,发生连带的内讧及血性惨案,令人匪夷所思,难以想象。做为团练总头目的冯元佐,独断专行,一心想跟随清军,或为清军所收买,这些举动不被部下所接受,也有官兵长期对他横蛮的积怨堆积,被副手程景鹏及手下官兵杀毙。团练内部杀死冯元佐,毫无疑问,引起清军的不满,陕西粮道张集馨令同官县府缉拿程景鹏,程景鹏在双重压力下,被团练内部手下所害,团练组织被清军解散。回乡的回乡,愿意留的留,被固原提督雷正绾带往甘肃固原。驻地富平底店被荡平,不得再举首成伙。东府团练从此被消灭殆尽,成为历史的一段往事和谈资。

关于程景鹏谁杀毙的,光绪版蒲城县志和民国县志,都没有详细的记载,当然也不可能记载详述,只是在介绍个别人物时,道出一些不为人知的事情经过。民国版蒲城县志记载介绍人物时,蒲城兴镇一诸生,字桐轩,名王凤雝(雍,yong),“同治元年回变,率乡人防堵。时,甘回围平凉,总督熙麟募乡团御贼,凤雝应募赴甘,至同官陈楼(炉)寨,匪首程景鹏,故团勇也,曾戕(qiang)害渭南团总冯元佐,据寨扰民”。此时回军围平凉,甘肃吃紧,陕甘总督熙麟招团练打击回军,王凤雝应募赴甘肃,行至同官陈炉寨,凤雝约富平雷致远,蒲城籍诸生姜潮,用间计杀害程景鹏。率其团勇前往固原。      

王凤雝及同伙到达甘肃固原,并没有被清军接受,或者王凤雝其它原因,返回蒲城原籍兴镇。从有关记载中的信息得出,姜潮命丧战场。姜潮同属蒲城人,具体乡镇不详,同治二年即1863年,姜潮为避乱,奉其家人躲在北山,恰时冯元佐率团勇将赴总督熙麟之招,团练上下不乐意,因此戳杀冯元佐。清军命富平治军雷致远前往歼灭图之。雷致远知悉姜潮有谋略,约姜潮共解决此事。另有介绍说王凤雝约雷致远,分析应是雷致远约姜潮和王凤雝共同戳害程景鹏。做为同是蒲城人的姜潮和王凤雝,真不该对同乡又是头目的程景鹏下此手。亲不亲,同乡人,应和程景鹏在没有冯元佐的情况下,团结带领团练组织图下一步发展。可在发生一次血案情况下,又制造一次血案,真是不应再发生类似错误,使其错上加错,也许在雷致远的促使下不得已为之。做为程景鹏,出于老乡情感,上当受骗,惨死在同乡的刀枪下,从此团练群龙无首,在清军的分化、肢解和打击下,彻底消失,成为一段不该有、难以理通的历史。

记录一段此时奉特旨补授陕西按察使的张集馨日记,记载了这段时间发生的各种事故。“去年陕西同省糜烂,瑛兰坡畏贼如虎,城外兵勇一万七千人,而任听马德昭玩寇不剿,烽火烛天,杀人如草,不得谓无咎也。熙麟在庆阳,不出屋门,终日与武弁(bian)委员沉醉酣歌,耗费响需三十余万。失陷宁夏、平凉,略无愧耻,并不奏请议处,引病回京,杨武而去。信任刀匪冯元佐以为大将,见贼而奔,扎营在王母山下,而望贼焚烧,绝不虚张声势,信任河南勇,补以参将实缺乏马天祥,奸淫抢劫,无所不为。幸冯元佐为其党陈景鹏所杀,马天祥现为周述之严束,地方稍安。”

可看出同治年间,大敌当前,清朝当地军帅官员,不是为政为军为民,而是消极腐败,清朝能有不亡之理。

注:文中有个别错别字,属于原文或志刊中的原字,为保存原文的真实,没有校正,

 

202353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