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电影人:你们可有拍摄《贫民窟百万富翁》的勇气

(2009-03-04 08:13:33)
标签:

刘氏兄弟

贫民窟百万富翁

电影

贫民百万富翁

电影审查

电影分级

分类: 刘氏兄弟文摘

中国电影人:你们可有拍摄《贫民窟百万富翁》的勇气

 

我们可有拍摄《贫民富翁》的勇气?(转)
作者:王国强   摘自中国青年报

参阅刘氏兄弟文章《08年感动世界的电影<贫民窟百万富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0ca9ca0100cltn.html

 

   电影《贫民富翁》给我这名普通观众的震撼,在于它披露现实的勇气。警察刑讯逼供、宗教冲突中无辜者的惨死、贫民窟幼童被拐卖和摧残、一个社会中存在着如此悬殊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差别,以及由此引发的群体性歧视和对抗……这一切一切,都让我这个对印度了解不多的中国人也感到如芒刺在背。

 

    由此,也就难怪该影片在印度公映的时候,遭到一些印度人包括贫民窟居民的抵制,他们认为这部影片丑化了印度。有人甚至向法院呈交了请愿书,抗议该片片名使用“slumdog”(贫民窟狗)一词来指代贫民窟居民。

 

    好在是印度,这部电影不但通过了相关部门的审查而得以公映,就连抗议者的控诉,也被官方和主流媒体驳回。2月24日,《印度时报》的报道指出,印度古吉拉特邦最高法院院长在收到有人对《贫民富翁》的控诉之后,特地观看了这部电影,他认为这部电影显示了“印度贫民区居民的潜能和观察力”,认为
它“提供了我们应对众多重大社会问题的工具和灵感”,所以他驳回了这项抗议请愿。而《印度斯坦时报》的报道,却更多地是从电影本身来肯定这部影片。它明知故问,为什么这部投资仅是《本杰明巴顿奇事》十分之一的影片,在没有做大范围宣传的情况下,却赢得了广泛的欢迎和各项大奖?

 

    由这部影片,我想到了中国导演贾樟柯的困惑。当年《三峡好人》拿了第63 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贾樟柯却遭到了“以祖国的痛苦与悲伤博取西方人的好感”这样的批评。其实,与《贫民富翁》比较起来,《三峡好人》显得何其温情脉脉,甚至连并未公映的张艺谋执导的电影《活着》,也远不及其锋
芒毕露。

 

    不能否认,中国的电影人也曾创拍过不少好的现实主义电影,但“这些年现实主义离中国电影渐行渐远”(电影《天狗》制片人肖峰语),我们重点出品和推向世界的影片,如《夜宴》、《满城尽戴黄金甲》等,多是莫名地炫耀我国历史上那些腐朽、无价值和无意义的东西。

 

    “如果有一部影片最没有可能横扫奥斯卡奖项,那就是《贫民富翁》。”这是《印度斯坦时报》对这部影片角逐奥斯卡的预测,但是《贫民富翁》却拿到了8项大奖。这是不是意味着现实主义电影世界范围内的复兴,还是仅是对于该电影揭示社会弊病勇气的嘉奖,我们不得而知,但却可以据此好好反思一下我们的
电影制作路线。

 

    二战过后,凋敝的意大利拍出了《偷自行车的人》和《警察与小偷》等现实主义巨作;萧条而困顿的日本也拍了《浮云》、《二十四只瞳》等反思战争、针砭时弊的影片,甚至在经济复兴的时候还拍出了反思二战期间日本女性悲惨命运的《望乡》。这些影片,或者直面惨淡的人生,或者像盛世危言一般警醒日渐迷
醉的民众。社会是谋求进步的,现实主义的电影,尤其是批判的现实主义电影,存在的意义,也恰是为了推进社会的进步而努力。

 

晓舟点评:中国电影界有件尴尬事儿,就是很多大片都为获国际大奖而拍,却常常在通往红地毯的半路上夭折。印度《贫民富翁》这部投资少、又没有大明星出演的电影竟捧走奥斯卡 8项大奖,真真羞煞中国导演。其实老张老冯们何尝不明白,艺术的魅力在于打动人心灵的真实,它可以触目,可以残酷,但不能苍白不能
弱智。但票房的狂热通常胜过艺术的理性,中国电影也就只能继续原地踏步。

 

 

http://img.users.51.la/486083.asp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