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的生活》如何成了《窃听风暴》
——说说恶俗的港台电影译名
by 刘飞刘跃兄弟
当本届奥斯卡将最佳外语片颁给德国电影《他人的生活》时,中国影迷们发现,在音像店里按原片名是绝对找不到此片的。
全世界的电影人都为取一个好的、独一无二的片名(Unique
Title)冥思苦想,绞尽脑汁,但在港台地区再好的片名也会被肆意糟蹋篡改,变得不伦不类,牵强附会,面目全非,驴唇不对马嘴。过去我们大陆对外国电影的译名有过非常好的传统,翻译时要经过反复推敲,不但保持原意,还使译名充满智慧和文采,令人回味。
1. 《他人的生活》——《窃听风暴》。把一部深刻的,充满思想内涵的欧洲电影,活生生变成了一部好莱坞动作猛片。网上发现,很多网友看过影片后,对《窃听风暴》译名十分反感,认为完全是对该片的亵渎。此前我们也见识过形形色色的“风暴”:《霓裳风暴》《赤色风暴》《极速风暴》《对垒风暴》《危机风暴》《赎金风暴》《铁腕风暴》《夺命风暴》《疑云风暴》《七年风暴》《水风暴》《银线风暴》《夺命风暴》《激情风暴》《长空风暴》《怒火风暴》《夏日风暴》《核艇风暴》《杀人风暴》《逆行风暴》《烈血大风暴》《爱的大风暴》《世纪邪风暴》《诺曼底大风暴》……,其中只有《完美风暴》(The
Perfect Storm)是最完美的译名。
2. 《Toy
Story玩具的故事》——《玩具总动员》。由此开始,便衍生出缺乏想象力的、乏味透顶的、没完没了的各种“总动员”,如《虫虫总动员》、《赛车总动员》、《海底总动员》、《超人总动员》、《怪兽总动员》、《鲨鱼总动员》、《战鸽总动员》、《小鸡总动员》和《超市总动员》等拙劣译名,还乐此不疲。我们的台湾同胞誓将“总动员”进行到底,让我们拭目以待。“动员”二字可能是台湾同胞在“国统”时期,对“动员戡乱”在心里打下深深烙印是分不开的,对“动员”情有独钟,唯有“总动员”才够大,才够响亮,才能刺激台湾观众。
3. 《Bad
Boy》——《绝地战警》。原片名来自美国著名纪实电视节目《COPS警察》里的一首主题歌“BAD
BOY(坏小子)”。以下“战警”可以组成一个连的兵力:《X战警》《追风战警》《飚风战警》《MIB星际战警》《天王战警》《恶灵战警》《机械战警》《雷霆战警》《捍卫战警》《超级战警》《变种战警》《杀戮战警》《狂飙战警》《绝命战警》《魔域战警》《卧龙战警》《终极战警》《恶灵战警》《超世纪战警》《猛龙战警》《天王战警》《飙风战警》《超速战警》《夺命战警》《搞笑战警》《捍卫战警》《猛龙战警》《狂暴战警》《超世纪战警》《超速战警》《梦幻战警》《逃学战警》《猛龙战警》《天王战警》《核能战警》《时空战警》《新人类战警》《机器战警》《黑鹰战警》《101机速战警》《天王战警》《威龙战警》《杀戮战警》《激情战警》……
4. 《Pulp
Fiction廉价小说》——《黑色追缉令》,一个最不着边际的译名。而下面各种“追缉令”,就更加荒唐,能活生生地把你看恶心了:《火线追缉令》《宇宙追缉令》《圣战追缉令》《裸体追缉令》《银河追缉令》《赤色追缉令》《廉政追缉令》《熄灯追缉令》《五路追缉令》《边缘追缉令》《绑票追缉令》《木兰追缉令》《疯狂追缉令》《圣战追缉令》《骇客追缉令》《吊人树追缉令》《媚力追缉令》《机密追缉令》《红粉追缉令》《绑票追缉令》《黑白追缉令》《外星追缉令》《骇客追缉令》《三界追缉令》《扑克牌追缉令》《爱情追缉令》《致命追缉令》《全面追缉令》《圣战追缉令》《外星追缉令》《警犬追缉令》《第六感追缉令》《全面追缉令》《妙探追缉令》《致命追缉令》《癫疯追缉令》《狂魔追缉令》《警犬追缉令》《CIA追缉令》《誓死追缉令》《夜色追缉令》《天涯追缉令》《癫疯追缉令》《妙探追缉令》《海滩追缉令》《杀戮追缉令》……
5. 《风月俏佳人》《律政俏佳人》《律政俏佳人》《电影星光俏佳人》《法庭俏佳人》《风骚俏佳人》《历劫俏佳人》《偷心俏佳人》《骑士俏佳人》《甜梦俏佳人》《醉月俏佳人》《虎胆俏佳人》《星光俏佳人》《剑客俏佳人》《月历俏佳人》《活宝俏佳人》《复制俏佳人》《江湖俏佳人》《隔世俏佳人》《妙手神捕俏佳人》《神偷俏佳人》《欢喜冤家俏佳人》《性感圆椅俏佳人》《双面俏佳人》《甜心俏佳人》《浪漫俏佳人》《福星俏佳人》《云裳俏佳人》《甜心俏佳人》《红粉俏佳人》《球爱俏佳人》
6.
还有一些一名多用的例子,完全对不上号:《威龙猛将》《威龙猛探》《威龙战警》《威龙杀阵》《威龙二世》《威龙任务》《威龙父子》《威龙特警》《威龙任务》《虎胆威龙》《铁甲威龙》《赤子威龙》《逃学威龙》《绝地威龙》《赌命威龙》《宇宙威龙》《夺命威龙》《校园威龙》《弹指威龙》《漫画威龙》《西域威龙》《皇家威龙》《威龙父子》《威龙杀手》……
7. 《Forrest
Gump》——《阿甘正传》。咋听起来,这部电影是关于一个叫“阿甘”的,发生在台湾本省的“阿猫”“阿狗”的故事,让台湾观众嗅到了一股浓郁的乡土气息,但毁了一部美好电影。
8. 《终结者》——《魔鬼司令》。记得当年施瓦辛格去台湾宣传其《T-2:Terminator
2》(终结者2)时,对台湾人把自己扮演的机器人称为“魔鬼大帝”,片名译为《魔鬼司令》十分不解,一头雾水,并略显不悦:你们台湾的片名翻译跟我的电影毫不相关,我怎么成了“魔鬼司令”和“魔鬼大帝”了?台湾方面解释,这个译名就是为了体现“猛”的意思,而且《终结者1》在台上映就译成《魔鬼司令》,只能继续沿用。后来在台湾,施瓦辛格的所有电影被冠以“魔鬼大帝”系列,如《魔鬼大帝:真实谎言》等。阿诺·施瓦辛格的这顶“魔鬼”帽子在台湾恐怕是摘不掉了。
9.
《Once Upon A Time In
West西部往事》——《狂沙十万里》。译名看似豪迈,其实很愚蠢,与原意相差十万八千里。观众会误以为故事发生非洲的撒哈拉沙漠,但片中看不到一点狂沙。
10. 《The
Professional职业杀手》——《这个杀手不太冷》。一个最弱智、最白痴,自以为是之极的译名。
上述例子不胜枚举,除了“风暴”,不是“战警”,就是“总动员”,没什么新鲜货色。港台这些没文化、愚蠢、恶俗、乏味透顶的电影译名,足以证明港台文化的没落,审美的落后,语言的贫乏枯竭,文采和想象力的丧失。中华汉语语言文字在港台地区也呈现一种退化、枯竭、萎缩现象。
当今中国大陆的流行文化已全盘“港台化”。拙劣的港台文化,象病毒一样对中华正统文化的躯体日益侵嗜,造成恶劣影响——没文化的在从事文化工作,有文化的正在恶俗化和庸俗化。但实在不能令观众容忍的是,令人作呕、自以为是的、恶俗的港台电影译名,在我们电影还没看之前,便倒了胃口。(刘氏兄弟电影博客首页:http://blog.sina.com.cn/liuBros)
http://img.users.51.la/486083.asp
点击:本博更多争议文章!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作者许可不得擅自转载)
Copyright2007 Liu Fei & Liu Yue Bro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