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影视杂文 |
在美国“蹭”电影
by 刘飞刘跃兄弟
美国的商业电影院几乎都是多厅放映,最多可达10个厅以上(专业说法是10块银幕),每个放映厅门前也没人看守,电影院不在乎你买一张票看几部电影,也没有明文禁止。经观察发现,不少美国佬也在“蹭”电影,有的是一家三口,从这个厅窜那个厅。因为没有观众会再出去买张票再入一次场,这也是电影院招揽观众的一个手段吧。美国电影院每个周末都有近五、六部新片推出,你能体会到什么叫电影工业。
初到美国做学生时,曾在美国电影院里“恶补”电影,达到疯狂程度。通常作法是,每周末上午就打电影院的录音电话,从他们预先录制好的电影时刻表,记录每部电影的放映时间,然后再根据放映时间拟订一份的精确看片时间表。这个习惯受美国佬影响,凡事做计划,拉出时间表。到了电影院,因计划周全,电影场次顺序基本做到无缝衔接,在这个放映厅看完一场,然后立即转战到另一个放映厅,精准到刚一落座,下一部电影就开演了。根据我们拟订的看片表,最多时在电影院里能完整连续地观看4至5部新电影,饿了就买一份热狗充饥。有时从电影院出来已是午夜时分,才发现从中午进电影院,在里面不知不觉已度过了10来个小时。这种毁灭性的狂看电影的结果就是,在开车回家的路上已是头晕脑胀,根本记不得今天都看了哪些电影。
有一次开车跑了很远,就为了赶去看刚刚在嘎纳电影节获奖的电影《THE PIANO》,顺便又“蹭”了另外2场电影,结果连看3场,以致我们的车在停车场里停车超时。当我们走出影院时发现车轮上被画了几道杠,这是美国停车巡查员(相当于北京的“交通协管”)定时巡查停车场,在轮胎上做的记号。再看车窗上,雨刷下面夹了张超时停车罚单(俗称Ticket)。停车场属Shopping Mall财产,非电影院所有,有停车时间限制。这次“蹭”电影的成本有点高了。
看腻了商业电影,就去艺术影院。在一些小型艺术影院里看了《教父》等一批老电影,属于补课。在古色古香的老电影院里,前厅张贴着好莱坞黄金时代的明星黑白照片和泛黄的电影海报,不禁感到时光倒流。在艺术影院里,还经常能看到很多欧洲的经典电影和当代电影,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法国老电影《茨堡的伞》,为凯瑟琳"德娜芙的年轻美貌所倾倒,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美女。当然,在这些艺术影院就没法“蹭”了,因为都是单厅放映,一张票一部电影,且每天只演一部,但艺术影院的老电影票价比看新电影便宜多了。
翻出积攒的美国电影院票根,数了数,少说也有上百部了。当初在美国电影院里“蹭”电影和“恶补”电影的疯狂又有些荒唐的经历,让我们彻底认识了美国电影文化和电影传统,也悟到了好莱坞的电影秘密。
回国后,一年也进不了一次电影院了...
http://img.users.51.la/486083.asp
点击:本博更多争议文章!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作者许可不得擅自转载)
Copyright2006 Liu Fei & Liu Yue Bro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