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影视杂文 |
香港电影——文化怪胎
by 刘飞刘跃兄弟
偶尔在电视上看到几部港味十足的国产电视剧,粗俗不堪加粗制滥造,误以为国内影视人完全港台化,紧跟港台电视剧“时尚”。后到朋友的一个古装片电视剧剧组探班,不觉愕然,原来导演班底全部为港籍人士。
目前在大陆揾食的港台影视人很多,他们给内地影视业带来的影响是好还是坏,是否将内地尚处于不成熟的影视业引向歧途,可以说是见仁见智。
电影,在大多数香港电影人的心目中并不是艺术,也没把自己视为艺术家,也没有电影在内地那几代电影人心目中拥有的那份神圣与崇高。在某些香港电影人眼里,电影与卖淫、贩毒、赌博和走私的行当没什么差别,或许就是一个快速赚钱,名利双收的行当而已。某些低素质香港电影人更把电影变成下三烂。看看一些香港电影人的文化教育背景后,我们发现受过大学教育的寥寥无几,电影传承基本属于师父带徒弟,有点象过去的梨园行。香港的电影界、演艺圈并不属于文化阶层。
发达的经济未必带来发达的文化。香港受殖民地的历史影响,反而经济越发达,文化越落后,是中国文化的“衰人”“衰地”。如果一个国家和地区只有电影行业,而被视为电影基础的诸多领域,如文学、哲学、美术、音乐和戏剧等传统文化艺术领域十分落后,缺乏历史传统,甚至至今处于空白状态,那么它的电影业也难免是先天不足的、畸形的和不健康的。经历一个世纪不伦不类的殖民地文化,加上未经上世纪初中国新文化运动洗礼的当地落后的传统文化,在林立的高楼大厦背后残存着大量文化糟粕,至今散发着臭气。所以香港生产大量的俗不可耐、低级下流,趣味品味低下的电影也就不足为奇。
都说香港电影曾经有过“辉煌”,但大家不妨数数,在“辉煌”的香港电影里竟然没产生一部能成为世界电影史上能立得住的、世界公认的、拥有极高艺术水准的、对世界电影产生影响的旷世经典之作。在香港电影里几乎看不到恢宏与博大,也看不到高尚的人文精神,更看不到美学传统。粗制滥造的“辉煌”里充斥的是大量本土文化糟粕与低级粗俗猥琐的市井文化。香港电影中的善与恶,美与丑,是非标准以及价值观均来自市侩(市井)文化,因此香港电影内容的主流多表现黑帮、江湖,要么就是“无厘头”。美国导演奥利弗·斯通(Oliver Stone)曾经客气地将香港电影比喻为“垃圾食品”(Junk Food)。
有人把今天香港电影的衰败归结于“太商业化”,其实世界主流的商业电影都是通俗的,而香港的商业电影恰恰是庸俗的,而且是庸俗不堪的。通俗不等于庸俗,庸俗加粗制滥造或许才是香港电影衰败的根本原因。香港电影中的粗鄙与猥琐,也极大地损害了华人甚至亚洲人的形象,在国际上带来负面的影响。
97后,香港依旧是“文化沙漠”,其文化不但没有受到内地正统中华主流文化的正面影响,这个畸形的文化怪胎反而已经污染吞噬内地文化,并劣化内地的文化水准和民众的欣赏水准。香港电影人的粗制滥造的习气和庸俗化已经深深地动摇了中国电影的良好传统。已经行将就木的香港电影,其衰败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另外,翻翻香港的报刊,那些让内地人士一头雾水,摸不着头脑的香港特产“港文”是否也需要“汉化”一下?因为这种怪异的“港文”与香港电影也是如出一辙。
http://img.users.51.la/486083.asp
点击:本博更多争议文章!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作者许可不得擅自转载)
Copyright2006 Liu Fei & Liu Yue Bro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