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最好别做公众人物 (转载)
(2008-07-23 21:50:08)
标签:
财经 |
司马迁说“大名之下,难以久居”,特别是暴得大名往往成为不祥之兆,但很不幸的是我们这时往往是得意忘形。“闷声才能发大财”是古今中外的通例,不独中国文化如此。因为第一,企业管理在于“行”,不在于“知”,更不在于“述”;第二,企业的资源主要不是靠知名度获取,无论资金技术人才还是项目都是如此;第三,有了名特别是媒体炒作的虚名之后,就好像气球鼓起,你的社会外延大大增加,不但要牵涉更多的时间精力,而且会增加很多的舆论和经营的风险。
某种意义上说,媒体不可能有完全客观的报道,总是带有某种善意或恶意的角度或主观取舍。我们的老板并不善于跟媒体打交道,因为公共发言的重要原则是:要么不说,要说就说真话。而作为商人什么话都和盘托出并不可行,所以最好的做法就是闭口不说。
延伸阅读:
为什么绍兴“有名牌有名企没有名人”?
一直不太显山露水的绍兴其实内劲很足——中国民企500强和浙江省民企百强,绍兴一度总数第一;而绍兴的上市公司数,更是高居全国地级市第一。绍兴也是全国拥有“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最多的城市之一。
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绍兴也许是“中国驰名企业家”最少的城市。浙商普遍低调,但绍兴商人群体又是其中最为低调的,他们在媒体或其他公众场合露面的时候极少。最典型的就是杨汛桥,一个小小的乡镇竟然拥有8家境内外上市公司,全部是产权清晰的私营企业,密度之高全国之最。可是,就跟约好了一般,所有这些公众公司的老板们,无一例外的不喜欢上镜。在Google、Baidu上输入他们的名字,很难找到他们大篇幅的个人专访,除了在一些会议活动上的零星发言。不管企业红火还是黯淡,他们永远像深潜水底的鱼,不愿意浮出水面来让公众观瞻。
绍兴老板群体中有一位典型人物,我也是尊重他的意愿不公布其大名。《福布斯》第一次发布中国内地富豪榜,他就“很不幸”的榜上有名,而且位次很靠前排在二十几位,也是那一年上榜浙商群体中间名次靠前的。他自己也很意外,虽然他的公司实力在强手如林的绍兴也是数一数二,完全当得起这个名头。但面对这“送上门来”的荣誉,这位老板的态度不是顺势爬杆,而是敬而远之。不喜不恼不辩,对各种抛头露面的邀请演讲一概婉谢,仍然集中精力做好他的事业,其结果是他的公司综合实力一年一个台阶往上走,但他在富豪榜上的位次却一年一年往下掉。虽然曾经被《福布斯》的探照灯的巨大光束罩住,但他仍然成功的避免了成为公众人物。如今旗下拥有三个集团公司,还有上市公司,但这棵大树的根始终没有钻出地面,所以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都很高。
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因为老板的不务虚名,才造就了绍兴企业的集体实力。其实道理也简单,既然营销、研发、谈判等等不需要老板冲在最前面,公司的亮相发言之类自然也不要老板亲自出面。企业小的时候老板走在队伍最前面,集团作战了老板就在后方营帐运筹帷幄。老板是一棵树的根,最好不要钻出地面。绍兴商人群体深谙“大名之下,难以久居”的道理。这样做既避免分心劳神,也比较安全。而且,淡化法人与法人代表的等号关系,也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接班换代。(作者为浙商研究会执行会长)
——————————————————————————————-————————————————
新闻链接:浙江上半年GDP增幅回落3.3%
上半年浙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后仅增长3.6%
2001年以来,浙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已经连续七年居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三位,排在
上海、北京之后,居全国各省、自治区第一位。但今年上半年的数据显示,刨除物价上涨因素,浙江城
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实际仅增长3.6%。
昨天,浙江省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该省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1~6月份,浙江全省GDP达9889亿
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11.4%,增幅回落3.3个百分点;CPI上涨7.4%;实现社会总投资3868亿元,增
长16.8%;财政收入2122亿元,增长23.5%。
……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