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指数而言,风险的迹象还没有出现,但是,我在7月初也说过,今年超越4335点也是有限的。
金融股开始要区别对待,有的可能今年的价格将成为最终顶部,但只是初步感觉,有待掌握证据进一步确认。对于浦发,虽然还有创新高的能力,只是这一阶段的涨幅已极有限。不过,不管未来上涨还是下跌,在现在的价位,持有和卖出已没有原则性的要求,无所谓了,持有,未来最多也就多50%左右的幅度,卖了,未来最多也不过少了50%左右的收益。决定性的仗打过了,多打零星的不精彩的仗也是浪费时间。如果没有更好的投资目标,持有也无妨,因为虽然高估是无疑的,但还没有到达过度高估。
对来我这儿的新朋友尤其是入市时间不长的特别提示一下,虽然相信能忍受我的平淡无奇的博文的可能已没几个了。两年来,我基本不强调具体股票,因为基本上对于业余投资者而言,牛市的本质就是所有的股票都会上涨,无非是涨得多点或迟早的问题,只要守着一个股票等待最可观的那一段涨幅出现,一般收益就不会差到哪儿,对于耐不住寂寞的人,你就是告诉他天下第一涨幅的,他也赚不了几个子儿。
但是现在是开始要用火眼金晴的时候了,不是什么股票都能买了,有的股票不再是套半年或几个月的事,而是有可能将会套几年甚至十年或终生,这种股不再局限于垃圾股了,绩优股同样也有。海尔、长虹、春兰、格力等当年都是绩优股的旗帜,品牌、技术等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在财务结构上江苏春兰被一致认为是最健康的,1997年最高市盈率也不超过30倍,长虹最高市盈率也只30多倍,一切都是那么完美无缺,而且这十年正是中国百姓从一家一台彩电、一台空调向一家多台彩电、空调发展,尤其空调。后来的故事相信不用我复述了,最后是自建渠道的格力得以滋润的生存了下来,大多数死在了渠道上,为苏宁、国美作了嫁衣。
俗话说“呆子呆算盘”,有时候算一下傻帐,就可以避免大的风险。如我后面一篇将提到的沃尔玛的例子,取其最少时间内最大涨幅即35年涨了1300倍,现在假如某W股18年涨了500倍,就算将来成为全世界涨幅第一,那么按沃尔玛的标准,如果按现在的高价位买入,该股在余下来的17年中还可以涨1.6倍。而以巴菲特投资生涯中有记载的最大涨幅的股票,是在1973元买入1千万美元华盛顿邮报股票,二十年后这部分资产上涨了90倍,到2002年再增长至130倍,至2004年达到17亿,30年增长170倍,按这个标准换算一下,如果某M股三年涨了30倍,现在的价格买进,未来17年还可以再涨2倍,未来27年还可以涨4倍。剩下的就不用我多说了,相信这种买卖谁也不会做。天涯何处无芳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