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兰桂看市 |
由于我对7月5日中国银行上市后的参照作用预估不足,因此没有考虑到工商银行会不受其它银行股的示范效应影响而开盘较为谨慎,这样避免了指数在其上市时的高起点,从而为指数创新高创造了条件。这一方面提醒了自己对细节的考虑,另一方面,又告诫自己不能进入“精确”的误区。所以我仍只会把这种思考仅仅当作一种考虑而已,而不会把它加进到对大势的整体把握中去。
界定现阶段为小一浪顶部区域的判断还没有改变的理由。至于这个区城的具体运行,最乐观的一种是经过快速下调后,在这次高点附近还有创新的机会,可以参看2001年4月开始后的走势。但是,我认为这种可能不大,不过还没找到证据。假如创了新高,那么接下来的调整形态也将不会出现我上一篇中谈到的下调形态,而出现两段式的下跌,这种下跌的幅度将会比平衡箱体式的较大。
对于钢铁、水电等类蓝筹股,我认为主要的仅仅是为了跟上大盘的涨幅, 是补涨性质。其中的某几个股,是另当别论。当然补涨也是涨,关键在于预期不同罢了。
中行计划在2008年前统一以新的先进的核心银行系统来替代,这一花费在80亿元左右,而其它几大行已完成这项工作,在这一方面,中行显然落后2、3年了。中行随时在短时间不排除会有脉冲,估计20%-30%左右不难,但要有较长时间的行情,整理还不充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