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是著名的投资大师,他领导的伯克夏股份有限公司,其股票是全世界最贵的股票,每股超过10万美元。到2004年,在过去40年里,每股账面价值从19美元增长到了55824美元,年复利增长率为21.9%。
作为伯克夏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巴菲特每年会给股东一封信。在信里,他总结一个年度的经营业绩,讲述自己的投资理念。他总是清晰表达股东需要知道的信息,而不是老生常谈的官样文章。从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投资理念。
在我看来,巴菲特最重要的能力是能正确地评估企业的价值。他不是根据企业的账面价值来评估企业,而是根据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理人来评估企业的价值。他总是选择这样的绩优企业,这个企业有稳定的盈利能力,杰出的经理人,并且经理人的利益与企业利益完全一致,所以他收购的企业往往是家庭企业。他收购后,从来从干涉企业的经营,他认为这些经理人会比自己做得好。
他象一位善于选择将领君主,他把事情交给将领们做,完全信任他们,而他也得到很好的结果。
巴菲特似乎专注长期投资,很少高抛低吸。即使当他认为他持有的股票,价格已经超过价值,他也不会抛出,除非该公司的基本面发生了坏的变化。
伯克夏股份有限公司很少发行新股,他尽量避免发行新股。相比较而言,国内上市公司,有按捺不住的扩大规模的冲动,而且不管这种扩募所得资金会否产生效益。
伯克夏股份有限公司的现金越来越多,但不分红。不分红的理由除了会损失所得税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巴菲特相信自己比股东能使这些现金增值更快。国内上市公司即使很有钱,如茅台、五粮液,也很少分红,但原因不同。原因只是管理层的利益与公司并不一致,也许管理层觉得规模越大捞的油水越多。比如茅台,我相信如果是一个私有企业,而且管理层与公司利益一致,那么它的成本要低得多,利润率也要高很多。而五粮液试图把上百亿投入汽车工业,真是钱烧得慌,但就是不愿分给股东。
以巴菲特的投资方法,国内上市公司几乎没有一家是值得投资的,少数几数也不是买入的时候,因为价格太高,比如万科和招行。
我是从张志雄的博客中读到这些信的,顺便提一句,张是《基金黑幕》的作者。

加载中…